已有1條回答
如果17歲的孩子出現了不想上學的情況,家長先不能急,要注意跟孩子的溝通,看看能不能透出原因,然后再根據問題的關鍵,對癥下藥。
17歲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家長怎么開導
1、了解情況,溝通交流
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了解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具體原因。如:是否有不想去上學的原因,是因為成績差,受欺負了,還是因為沒有興趣等。通常,青春期的孩子存在一種叛逆感,家長要在溝通交流的時候,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讓孩子能夠認識到問題,明白家長關心他們。慢慢引導、監督孩子的行為,讓孩子感受到成長和提升。
2、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家長需要塑造他們的正確價值觀。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家長需要把自己的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和傳承中,讓孩子理解并且遵守。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可以慢慢的引導孩子理解身邊事物的好與不好,從而對周圍的事物更有興趣。
3、引導孩子發展興趣愛好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感到痛苦和孤獨,所以引導他們自發地去發展一些興趣愛好非常重要。可以讓孩子參加社區志愿者或夏令營,學習一些技能,去體驗生活,去接觸新的朋友等,從而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有了興趣愛好和參與積極度,孩子就會對身邊的事物更有興趣了。
4、家庭氛圍和諧友好
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氛圍也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諧友好,家長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吵鬧、大聲,甚至一味的批評,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是換位思考,嘗試以對話、引導等方式代替懲罰,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從而讓孩子更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馨。
5、提供幫助和支持
青春期的孩子在生活中需要得到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和生活情況。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愛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同時,家長也需要定期關注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盡量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為什么17歲的孩子會變得厭學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壓力過大
17歲的孩子正處于高中階段,這是學術壓力和精神壓力都最大的時期之一。他們有著沉重的功課負擔,面對各種升學考試的壓力,還需要面對來自同學和家庭的期望。孩子們可能會感到自己有些無法承受這些壓力,因此放棄了學習。
缺乏興趣
孩子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對學習的興趣在逐漸減弱。他們可能覺得學習不再有趣,或者對于某些課程沒有任何興趣,無法找到自己的學習興趣點。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對學習失去熱情,更關注于自己的娛樂和消遣。
學習焦慮
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學習焦慮而導致他們對學習的抵觸。他們會感到對于所有的進步都沒有信心,無法自信地面對課堂的要求,會出現許多負面心理和情感反應。
17歲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展有什么特點呢
第一,他們突然變得讓父母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有時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好像老子是天下第一。他們敢反抗權威,對父母不尊、不敬、不服,并且對父母的反應與批評極端的敏感。事實上與父母越沖突厲害的孩子也愿意依賴父母,這個沖突是為了爭奪獨立和自由。與父母聯系緊密的孩子,分離出來的動能也大,釋放的熱量也較大。聰明的父母容忍孩子對抗與依賴的雙重心理需求。對孩子做事魯莽,得意忘形,假裝欣賞,允許他們有更多的情緒體驗,由此來為孩子拓寬發展的空間。那么愚鈍的父母就會飛舞的大棒,用不恰當的批評與鎮壓來引發孩子的心理退縮。
第二,他們突然有了一些古怪的行為問題,比如說關門獨處,答非所問,疑神靜思,尤其多見的是強迫性傾向。比方對一些簡單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類無解的問題追究到底。要么為求準確耗費大量的時間,要么做事情焦慮暴躁,丟三落四。
第三,他們突然對家庭問題敏感,甘愿扮演家庭的替罪羊,或者是小大人,孩子熱心做父母之間的調節人。在父母之間玩蹺蹺板、耍平衡。當他們的陰謀難以得逞的時候,他們變得容易激動、憤世嫉俗,仿佛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樣子。有的孩子會把對父母的憤怒轉向自己,出現頭疼、發燒,拉肚子,嚴重的時候會逃學出走,無所不用其極。面對這些無法無天的孩子,原本活得并不輕松的父母就猶如屋漏偏逢連夜雨,苦不堪言。
第四,不現實。不現實是過渡期孩子的通病,他們特別容易把想象中的現實與生活中的現實混淆,搞出許多荒誕不羈的笑料來。比如孩子突然開始信神疑鬼,追求神秘主義。開始喜歡看鬼片,恐怖片、偵探和探險的故事,在他們的房間里可以看到用鉛筆綁成的十字架或者是彩筆畫出的靈符等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