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應該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溫暖、寬松、舒適的家庭環境。在家庭氛圍中,盡量不去責罵或體罰,盡量采取說服和教育的方式。不要讓孩子有自卑感,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的原因,并找到有針對性的方法。
孩子心里壓抑怎么開導
1、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后能夠成就一番事業,擁有幸福的人生。于是很多的父母就懷著望子成龍的心態,給孩子過高的期望和苛刻的要求。這就在無形當中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反而成為了孩子心理壓抑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家長要正確的認清孩子的現狀,充分的接納孩子的現有的一切,客觀的對待孩子的優缺點,肯定和鼓勵孩子的點滴進步,允許他擁有缺點,引導和幫助孩子建立積極良好的心態,讓孩子能夠專心致志地學習。
2、教導孩子正確的疏導壓力的方法
其實孩子也是有各種各樣的壓力的,就算家長不給孩子壓力,外界的壓力也會讓孩子感到壓抑的。因此,家長要經常和孩子溝通,鼓勵孩子把壓抑在心里的事情說出來,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會有壓力,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疏導壓力。
3、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做父母的善于觀察孩子,當孩子的情緒不好時,要注意幫孩子調整,孩子有話,該說就讓他說,孩子委屈,該哭就讓他哭,孩子郁悶,就讓孩子暢所欲言,一吐為快,幫助孩子解除心理壓力。
4、給孩子安排足夠的休息和娛樂時間
如果孩子不能得到足夠的睡眠,休息不好就會感到身心疲勞,無法集中精力學習。最終使孩子感到緊張,給孩子帶來壓力,娛樂是化解孩子壓力的較好途徑,與孩子一起做游戲,使孩子沉浸在快樂的事情當中,壓力就會被拋到九霄云外。
什么樣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感到壓抑呢?
1、父母控制欲太強,對孩子從不放手。孩子的衣食住行樣樣得合乎父母的標準,比如過春節帶著孩子買衣服,孩子僅是充當衣服尺碼的角色,什么顏色、哪種款式,孩子說了都不算;孩子只有餓的權利,沒有想吃什么、買什么的權利;上下學由父母接送,從不允許孩子脫離自己的視線,即使和同學玩兒,也會一會兒一個電話地探聽、詢問。尤其是對孩子的學習,更是抓得密不透風。孩子回家的作業先寫什么,后寫什么都由不得孩子。孩子在書桌旁寫,父母在一旁陪。孩子寫到幾點,父母陪到幾點。
這樣父母活得實實在在的真累。卻不一定有好的結果。本意是想孩子安全,其實是讓孩子日后更不安全。因為孩子從小就不懂得危險是什么,有危險而不自知,能不危險?本意是想孩子成才,卻大大地扭曲了孩子的心靈和人格,身心怎能健康成長?
2、父母脾氣暴躁,動輒高訓斥孩子、打罵孩子。孩子行為一旦犯錯,或孩子做法不符合父母的眼光標準,就會遭來一頓臭罵,或幾外耳光。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孩子做事一點兒底氣也不會有,一點兒自信心也沒有。而是戰戰兢兢,小心謹慎,誠惶誠恐,試想,孩子在做事的時候,不是將心思專注于事,而是總想著怕挨父母責怪打罵,如此狀態下,孩子能不犯錯,能將事情做好?能少犯錯就阿彌陀佛了。
3、父母愛嘮叨、愛責怪,將批評常常掛在嘴邊。若問孩子,你最煩父母的是什么?答案會異口同聲——嘮叨。嘮叨,就是愛數說孩子的不對;嘮叨,就是對孩子表現得極不信任,總想通過自己的碎嘴勸囑孩子、改變孩子。孩子一聽你嘮叨,心里就煩,就和你產生抵觸情緒,還服氣你,從內心聽你的?只是絕大多數孩子出于對父母的敬重,會把憋屈吞咽在肚子里,這種憋屈對孩子的心靈來說就是一種壓抑。
4、夫妻關系緊張、吵架成常事。夫妻雙方三觀不一,或雙方情感出現問題,動輒因小事而大吵大鬧,甚而大打出手。而孩子則夾在中間,既不能幫爸爸、又不能助媽媽,進退兩難。你想,孩子處于這樣的環境中,心情會怎樣?有苦難言,有話難說,這正是典型的壓抑表現。有調查顯示,夫妻關系緊張,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還會影響孩子的情商,甚而不相信人間還會有真愛。
5、父母太要強。要強的父母不但自身做事要強,喜歡與人爭;而且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處處強于他人,所以對孩子的期望值就相當高,且易求全責備。孩子成績好,就數落孩子為人處事差,沒有多的好朋友;孩子交際廣,各方朋友都有,卻總嘮叨孩子學習不上進;要么就是嫌孩子衣著不著調,不講,不愛整潔,……在要強心理的膨脹下,反正總能挑出孩子的毛病。孩子在數落、指責中度過,怎能不壓抑?怎能有自信?
如何幫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1、接納孩子的情緒,學會傾聽
孩子有情緒不是犯錯,是他們面對這個世界真實的反應。當孩子表達不開心時,我們先別急著讓他們冷靜,先傾聽,體會一下他們為何會有這種反應。感受了孩子的情緒之后,幫他們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別粗暴的制止他們,讓他們將情感藏在心底。
2、營造一個歡快的家庭氛圍
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多鼓勵他們表達情感,尤其是負面的情緒。告訴孩子:“哭是正常的,生氣也沒關系,我們只要學會調節自己就可以了”。當孩子知道自己表達情緒不會受到傷害時,他們會更容易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3、父母做孩子情緒管理的榜樣
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會特別大。試想一下,我們成年人在面對自己情緒時,是如何表現的。我們應該做出正面的、積極的示范。比如,我們在為生活的瑣事煩心時,孩子跑過來找你說話,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我現在有點不開心,但我會努力調整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看到父母處理情緒的方式會潛移默化的學,以后自然可以學會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各種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