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孩子對外界的環境改變、新鮮事物等不熟悉,因此經常展現出一些恐懼、害怕的表現,比如恐懼陌生的環境、害怕黑暗、害怕與不熟悉的人、動物接觸等。但家長與孩子之間相處比較親密,可以通過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使用語言鼓勵等方法緩解孩子的恐懼心理。
孩子害怕心理怎么緩解
1、不要因為孩子膽子小而嘲笑、譏諷孩子,不要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對于膽子小的孩子,家長要在旁邊經常鼓勵,給孩子增加自信心,同時膽小的孩子接觸新事物的能力可能較差,所以在接觸新事物時家長最好陪伴在孩子的身邊,給孩子足夠的自信心,這樣可以逐漸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
2、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誘發恐懼心理的客觀因素,比如盡量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舒適、寬松的家庭氛圍,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經常吵架或者父母對孩子不要過于嚴苛,管理孩子的方法簡單粗暴,經常打罵孩子;不要讓孩子經常看一些具有恐怖色彩的動畫片,聽一些具有恐怖色彩的故事;
3、適當增加孩子的社交活動,通過多接觸人群增加自信心,增加社會交往的能力,對于消除恐懼心理也有一定的幫助。
孩子的恐懼心理是怎么形成的
1、父母過度保護
有的時候,父母的不正確教育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孩子膽小怕事,有可能是父母的過度保護。什么樣叫做過度保護呢?
因為世界充滿了危險,所以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受傷。比如路比較徒,怕小孩摔倒,就要抱著走,或者一哭就抱,一摔倒就安慰,自然孩子就會養成依賴性,自己沒有勇氣去面對問題,就會膽小怕事。
2、孩子不了解某件事
孩子怕事,也可能是ta自己本身對那件事或人或物的不了解。這是一種正常的反應。因為每個人都會對未知產生一些恐懼,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小孩!
但是如果是平時很小的事也怕的話,那就有點過了。小孩性格是可以改變的。我的小孩上幼兒園之前也是很膽小怕事的,很小心翼翼的,總是怕這樣那樣,上了幼兒園后,經過和其他小朋友相處交流,很快就變得活潑開朗起來,現在老師都說他開始有點調皮了!
3、曾經遭遇過一些不好的經歷,受到驚嚇
如果小孩一直放不開,是有可能小時候就有一些不好的經歷,受到嚴重的驚嚇,給小孩留下了陰影,所以孩子不敢去隨便接觸事物。
如何鍛煉孩子的膽量
1、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任務,讓他們嘗試新事物,逐漸建立自信心。
2、讓孩子多參與體育活動,例如攀巖、跳水等,可以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和勇氣。
3、讓孩子多接觸自然,探索大自然,例如露營、徒步旅行等,可以讓孩子更加勇敢和自信。
4、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讓他們學會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困難。
5、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恐懼和膽怯的情緒,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勇氣和堅強。
6、適當給孩子一些挑戰,讓他們學會面對挫折和困難,不斷提升自己的勇氣和信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