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停止暴力管教,中學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情緒波動很大,自我意識很強,渴望獨立自主,不愿意受父母的干預和管束,如果父母還是用管小孩子的那套方法比如沒收手機,指責訓斥,甚至是打罵這些方式,就很容易激化矛盾,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甚至可能會用一些極端的行為來反抗,這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中學生迷戀手機解決方法
1、家長首先要負起責任
家長要積極與孩子平等交流,加強對孩子的精神關懷。家長要積極與孩子平等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比如,家長可以經常和孩子聊聊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參加孩子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活動,尊重孩子的認知,滿足孩子的顧慮。對精神上的愛的滿足降低孩子上網的欲望。
2、讓孩子了解現實生活
青少年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來釋放能量,調節情緒和心理,緩解學習壓力。
因此,如果不讓他們上網,他們必須尋找其他愛好,如打球、集郵、游泳、下棋、登山、旅游或戶外活動等,讓年輕人感受真實和感受。
3、學會自我調整
尤其是認識到網癮的危害,積極、主動的要求解除網癮,積極的配合,從根本上解決網癮的問題,同時適當運動,多一些興趣愛好,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變得豐富多彩,比如可以聽音樂、讀書、看電影、和好朋友聊天,也可以出去跑步、散步、打球等,
這些活動都可以有效的轉移注意力,讓自己的精力放在現實世界當中,從而遠離網絡和虛擬世界。
孩子沉迷手機帶來的5個壞處,家長千萬別輕視!
1、浪費時間。
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許多人比別人差,并不是輸在能力上,而是輸在時間上。
他們把空余的時間全部浪費在不相干的事情上,浪費時間的同時也浪費了自己的未來。對于一名學生來說,時間和精力應該用在學業上。而沉迷手機,就會導致大量的時間被浪費。
02干擾專注。
孩子的專注力是很重要的。一項對中小學生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有7成以上的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嚴重的達到4成,到了初中出現逃學、厭學的孩子,絕大多問題的數根源都在于注意力不能夠集中。
沉迷于手機的孩子,心里總想著手機里的游戲、有意思的視頻。注意力壓根不在學習上,就很難將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做不到真正的專注學習。
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難深入專注、深入思考。一旦失去專注的能力,孩子的學習效率、學習成績乃至于智商都會受到影響。
3、妨礙學習。
沉迷手機的孩子,成績是一定會受到影響的。網絡小說的跌宕起伏,網絡游戲的緊張刺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沒見識過這種新鮮事物的孩子難以避免的會陶醉在這個虛幻美妙的世界里。
而現實世界有老師的管教,家長的嘮叨,怎么比得過它呢?于是孩子內心有了比較,就難免會對枯燥的學習失去興趣。上課昏昏沉沉,回家也不主動學習,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4、損傷視力。
長時間玩手機,對孩子最大的傷害之一就是損傷視力。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曾表示:我國小學生近視發病率達到35.6%,初中生達到了71.1%,高中生達到了80.3%,整體處于高發、低齡、進展快的趨勢。這和不正確的使用電子產品習慣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5、甘愿平庸。
隨著高等人才越來越多,應用技術不斷成熟,互聯網上的各種APP在如何塑造和強化用戶沉浸感上下足了功夫。成年人都直言難以抵抗,自控力弱、好奇心強、貪玩心大的孩子們更是容易沉溺其中,忘記時間的流逝。
相對于其他獲得快樂的方式,手機帶來的愉悅感是十分易得的。它不用流汗、不用花費精力、也不用花費金錢,僅僅用手指上下左右滑動屏幕就可以輕松獲得。這種低成本的快樂,很容易讓孩子失去斗志。
孩子可以玩手機嗎
我個人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都可以適當玩玩手機,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們現在學習壓力太大,應試教育壓得他們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如果天天再學校那么嚴,在家再看得那么緊,我覺得反而會事倍功半。
2、手機不僅僅是只能玩游戲的,也可以幫助我們記錄一下事情,一些筆記,也能幫助我們查找一些資料,更多的時候也可以幫助咱們了解更多國家大事,一些生活以外的事情,開拓開拓眼界。
3、孩子愛玩手機,你可以控制一下時間和手機中的一些app,別讓他過度依賴手機,可以出一個獎懲措施,比如考試成績多高分就給他玩幾小時,讓他主觀和外界的客觀因素控制著他,切不可過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