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這個問題,只能從各方面鼓勵他,支持他,從思想方面解決問題,因為一個人的思想混亂,胡思亂想,精力就會分散。掌握孩子的心理,攻心為上!讓他知道上大學的重要性,只有學好知識,才能成為有用人才!如果三心二意,學不到知識,將來是沒有前途的,廢人一個,只有給他希望、給他一個美好的目標,美好前程。
大學生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可以肯定,大學生也有厭學的情緒。那么大學生厭學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自己的理想,他在成長過程中父母一定管控很多,讓孩子從小到大的過程中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他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家長的步調做的,比如媽媽讓好好學習就好好學習,媽媽想讓他考哪所大學,他就考哪所,當他考完大學之后就認為任務完成了,也沒有其他的目標,這就是管控型家長教育孩子的一個弊端,孩子一旦按照父母的要求,一步一步而達成愿望的時候,他沒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未來愿景,所以在大學就沒有學習動力。
給家長幾點建議,第一點,讓孩子走出去,多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感受外面環境的影響和刺激。第二點,可以讓孩子結交一些高層次的人生導師,對他的人生觀產生影響,說不定在高人的影響之下,他會重新點燃自己的夢想,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標。第三點,可以報一些社會上的課程學習,比如創業類的課程,那據我所知,這些創業類的課程對孩子動力的激發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平時所說的給孩子打雞血也好,還是用其他辦法也好。
總之,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的內心受到一些刺激,我認為是非常好的。為了不讓孩子大學畢業之后成為啃老族,家長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引起重視。
大學生不愿意上學有哪些原因
原因1:選擇專業不當。大學生選擇專業的自由度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學生上了自己不熱愛的專業,結果造成厭學情緒。對策:想辦法在當下的專業方向培養興趣愛好,設法找到興趣源,替代目前打游戲的愛好。
原因2:失去了目標。高中時拼命學習是為了考大學,一旦大學考上了,突然之間失去了目標,失去了奮斗的動力,就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對策:重新樹立考研生目標。
原因3:迷戀游戲。高中時管得嚴,沒有機會玩,突然上了大學擺脫了老師和父母的約束,就開始瘋狂玩耍,借此彌補高中時的遺憾,一旦開始玩游戲,學生就會感覺比學習有趣多了,幾個月下來就對學習沒興趣了,進而產生厭學情緒。
特別是大學生的心理年齡并不完全成熟,絕大多數都缺乏自我調控的能力。玩一款游戲幾乎都會進入“著魔”狀態,網吧玩,吃飯玩,上廁所也玩…和朋友一起聚會也聊游戲甚至第二天起床回想昨晚的夢,夢里都是游戲。對策:參加一些戶外社團,多走出宿舍,結交朋友,接近大自然,或許會減少對游戲的癡迷。
孩子上大學了,家長還需要管嗎
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路是靠他們自己走的,但他們仍然非常需要“引路人”。這個引路人,不僅是他的老師,父母也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對于大學生,父母仍然要“管”的。
父母半輩子閱歷積累的人生經驗,是孩子未來人生路上可以借鑒的精神財富;
父母在孩子面臨重要抉擇時的參考意見,能在孩子人生的十字路口為他指點迷津,幫他更好地規避風險、達成目標;
哪怕你沒有足夠的能力為孩子解疑答惑,來自父母的關心關切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對于家庭的意義、意識到自己肩上對于家庭還有一份責任,感受到來自家庭的一份溫暖。這也是他努力拼搏的一份動力啊。
就算你學歷不夠、能力不夠,也還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家里的親戚、讀過大學的朋友等,都可以找過來跟孩子多交流,他們也可以做孩子在某個方面或是領域的引路人。
而如果你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不過問他的大學生活,失去的不僅是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的機會,對于缺乏自制力和明確目標的孩子來說,你的放任不管會成為他自甘墮落、虛度光陰的溫床。
所以,父母對大學生依然要“管”,但要柔軟地“管”,要尊重、引導、幫助,而不要強制、命令、代勞。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