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經常吼孩子,孩子一般往往會比較自卑,不自信。在外面與他人交往的時候,常常說話會比較小聲,或者沒有個人主見。
父母吼叫對孩子的影響
經常被吼的孩子在他們的心理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最常見的表現為這幾種:
1、拉開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孩子不再相信和依賴父母。在他們心里會產生疑問,爸爸媽媽他們是不是不愛我了?
2、孩子會有逆反心理,你越是讓我干什么我就不干什么。你讓我學習我就不學,你讓我不開心,我也不如你所愿。故意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不配合老師和父母。
3、最嚴重的表現是孩子變得很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后,開始懷疑自己。害怕自己做什么說什么都是錯的,變的自卑,甚至一些時候情緒無法宣泄時,開始自我傷害來平復情緒。
家長的大聲訓斥在短時間內確實有效果,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讓孩子變的乖巧聽話。這只是短暫的解決方案,問題本身并沒有得到解決,還帶來巨大的隱患。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吼本來是就是一種威脅,屬于語言暴力,會對精神造成傷害。
作為父母吼孩子只需要一分鐘就解決問題,卻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傷害。愛之深,責之切。既然愛就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他們,保護好他們。
為什么越吼,孩子越不聽話
1、大腦的逃生機制。
吼孩子=孩子感覺到了恐懼和威脅=大腦啟動緊急逃生機制,這是人類的本能。
你以為自己是在教育孩子,其實孩子滿腦子的“STOP”,趕緊順著你的意思來“好的”,“好的”,根本顧不上反思自己錯在哪、以后該怎么做,罵完一切照舊。
2、超限效應。
罵多了,只會更不耐煩、更叛逆
3、爸媽沒有以身作則。
比如,你想要孩子吃飯時不要玩玩具,自己卻在刷手機,你覺得他會聽你么?
父母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孩子呢
首先,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首先不要大吼大叫去吼罵孩子,父母要先冷靜下來,把孩子的情緒也安撫下來然后慢慢引導孩子說出犯錯誤的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用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相處,平等地對待孩子。
其次,父母要懂得情緒管理,不要動不動就吼罵孩子。
很多家長的情緒都非常暴躁,這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讓孩子變得非常的情緒化。這就可能讓孩子在以后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也像父母一樣,采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等到孩子長大以后為人父母的時候,她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也會采用當年自己父母對待他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所以作為父母,作為一個成年人,父母應該表現得更加成熟穩重,懂得自己的情緒管理。
最后是父母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升。
教育是一個需要家長們不斷糾錯的過程,家長們把自己的觀念上的錯誤,還有教育方式上的錯誤,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慢慢進行改正,其實這個過程中就引導了孩子,還讓父母自己得到了提升。所以家長也需要不斷地學習來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等,這樣才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游刃有余,恰當有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