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沉迷于手機可以使用多種方法進行教育和調整,首先一定要帶孩子多運動,讓他多一些興趣愛好,比如出去逛街、看電影、吃美食,或者每天跑步、散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之類的。這一些運動以及活動可以讓孩子多一些社會聯結,從而擺脫網絡尤其是虛擬世界的影響。
小孩老玩手機怎么辦
01父母要做好榜樣。
有的家庭是因為父母每天下班回家后即便陪伴孩子,也是手機不離手,這會讓孩子錯誤的以為玩手機是非常吸引人的,所以就有樣學樣。要想讓孩子戒掉手機,父母就應該先做好榜樣。
02跟孩子協商時間。
想要讓孩子一點都不玩手機,那是比較不切實際的想法,我們能做的就是直接跟孩子商量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大概是多久,而且家長要做好監督工作,這樣長時間堅持下去的話,孩子自然會養成好習慣的。
03陪伴孩子做事情。
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會覺得玩手機比較吸引人,是因為家長不愿意花時間陪伴孩子。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盡量改變以往的相處模式,多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讓孩子發現做其他的事情也是挺有樂趣的。
04讓孩子多交朋友。
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老是玩手機,是因為他沒有太多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玩耍,因此我們可以制造機會讓孩子可以多交往一些同齡的小伙伴。這樣有小朋友一起玩耍了,就不會總想著玩手機了。
孩子玩手機不做作業可以沒收手機嗎
從理論上來講,最好不要強收手機。
因為孩子整天玩手機,這是最后的結果,不是原因,最理想的肯定是不要形成這種結果,家長早早就應該防微杜漸,但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只能考慮怎么補救,從長遠考慮,必須要給孩子一個緩沖,慢慢去改變它——畢竟養成玩手機的習慣也不是一天就養成的——不要用一種非常激烈的手段沒收手機,這種沖突給孩子造成的壓力以及心理上的損傷會比較大。
如果家長有時間有精力的話,可以考慮這樣的方法。
首先,我們要一步一步來,要給孩子講清楚,手機可以玩兒,但是要有時間限制,在固定的時間段他隨便玩,我們不去干預他,不要讓他形成心理壓力。但是必須講好,有游戲的時間段,也一定要有學習的時間段,在游戲的時間段家長不干預,隨便玩,但是在學習的時間段,也要全力學習,不能對付。在這一步,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孩子本來就對手機有依賴,只要孩子在,就不要隨便拿出手機玩。
一開始的時候他可能不太適應,學習的時候沒那么認真,但是家長不要著急,慢慢來,這個時候特別考驗家長的耐心,你需要反復地跟他溝通,他有可能會反復耍賴,不好好學習,總惦記游戲,這就特別考驗家長的耐心和愛心,家長必須穩住,慢慢地去跟他溝通,只要養成習慣了,他在心理上也就接受了,畢竟他只是孩子,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作為學生需要好好學習,成績好了在班上也是有面子的,只是他面對游戲的誘惑控制不了自己是真的。
其次,家里面應該有足夠數量的書籍,書籍的類型可以多樣,比如有漫畫,有小說,也有科普類的,反正多備一些類型,孩子不玩手機,就一定要被其他的活動所替代,閱讀是必須的一種活動,閱讀也會有很多的樂趣在里面,只不過孩子的興趣點不同,你需要幫他找出來合適的書籍,當他慢慢喜歡看書之后,至少可以用看書的時間來代替一部分玩手機的時間。
最后,還可以考慮用運動來代替手機游戲,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特別是有對抗項目的運動,比如籃球、足球等等,這些都是健康的游戲,在這樣的一個運動之中,還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因為他會跟自己的小伙伴形成一個團隊然后去對抗另一個團隊,可以加深友情,同時又能鍛煉身體,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孩子喜歡玩手機,可能與這三個原因有關系
1、父母沒有用心的陪伴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不過有的家庭處于種種原因,父母不在孩子身邊,會把孩子交給老人或者是其他親戚照顧,為了方便與孩子聯系,就會給孩子買手機。甚至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未來讓孩子不打擾自己,便讓孩子玩手機。
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只會在虛擬網絡世界中尋找精神寄托,難以拒絕那些網上的誘惑,最后就會沉迷于手機的虛擬世界中無法自拔。
2、父母沒有以身作則
現在的很多父母都比較年輕,二三十歲的年紀也是很貪玩的,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只是陪伴在孩子身邊,自己的注意力全在手機上而不是在孩子上,孩子雖然年紀小,不過學習的能力很強,如果父母一直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話,孩子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也只會依靠手機。
3、父母不能平等地對待孩子
在孩子眼中,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心甘情愿的事情,孩子的天性是愛玩,而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要求孩子看誰,寫作業,而自己在玩,就會讓孩子認為父母不公平,沒有給他們時間玩耍。雖在孩子看來,這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容易讓孩子滋生叛逆心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