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青春期的孩子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都處于突然變化的過程,所以跟其交流主要以平和或朋友之間的交流方式進行,而不是以訓斥或教育的方式進行交流。家長應理解青春期孩子由于身體突然變化而導致的情緒波動,易興奮、憤怒等現象,建議家長盡量要以互相體諒、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狀態與孩子溝通交流。
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如何溝通和引導
青春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家長應該注重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首先,要樹立平等和尊重孩子的態度,盡量避免批評、責備和指責等消極情緒,而是關注孩子獨立自主的需求和心理變化。
其次,要建立起信任和理解孩子的溝通氛圍,多傾聽孩子的心聲,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們感受到家長的支持和關注。
最后,家長還應該引導孩子制定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幫助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理解自己和社會,成為健康、自信、獨立的人。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該怎么去教育和引導
1、爸爸媽媽首要應當在子女面前做出榜樣,成為子女學習的榜樣。例如作業、日子中的壓力、不順心不在子女面前披露出來;夫妻之間的沖突不在子女面前暴露;養成良好的家庭日子習慣,常常陪同家人;任何工作不影響正常的家庭日子等等。
2、隨時關懷子女的心思改變,尤其是出于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孩子許多的主意,不能用成人的思想模式去對待。了解孩子心思的改變,能夠經過多種方法,能夠正面溝通,也能夠經過旁邊面去了解。
3、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并作出正確引導。例如早戀、虛榮、貪玩等等;不要采納粗獷的手法,應該選用引導、溝通的方法。
4、把孩子作為朋友,不要把孩子作為下級。孩子遍及都會很討厭批判、家長間相互比較、告狀等等在他們以為不能承受的工作。
5、不要羞于和孩子溝通一些青春期、生理發育、性方面的論題。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和心思都會發作許多改變,大多數家長關于孩子的這些改變,不知道怎么與孩子溝通,或者說覺得和孩子說這些難以啟齒。
其實,越是這樣,孩子對異性,對不知道等方面都會發生一種獵奇,繼而會在心里構成各種的主意,這對孩子的心思開展是極為晦氣的。
6、鼓舞孩子,多和孩子表達自己對他的愛,對他的關懷,表彰他處理得好的工作、做得好的方面,可是絕對不能溺愛,自己能動手做的工作,爸爸媽媽不要以為的包辦代替。
家長如何與青春期孩子交流
想與青春期的孩子交流,父母需要注意以下這些細節:
1、理解:即使孩子的想法或行為出現了一些問題,也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些理解和寬容。然后再耐心地告訴孩子自己對此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反對這樣做的原因。要杜絕簡單地否定或以長輩的身份粗暴地壓制孩子的做法。
2、別太“父母”:在孩子面前放下父母的架子,避免強硬態度,不然會影響親子關系,并會令孩子有恐懼心理。
3、充分信任:信任會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并會讓孩子有信心做得更好。
4、減少指責:簡單而粗暴的指責會讓孩子大失信心,并改變對自己的評價。父母應該變指責為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質與發展趨勢,引導孩子在反思中進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