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進入叛逆期時,這個階段的他們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想法和做法也隨之會有劇烈的變化。孩子有叛逆期屬正?,F象,這個時候的父母就需要,成為一個朋友的身份去對待,認真的聆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孩子多大開始叛逆期
人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第一個叛逆期出現的時間較早,一般在1歲到2歲左右,這個時候孩子的天性解放,因此常常會有較強的占有欲,以及情緒暴躁的時候。
第二個叛逆期一般是在8歲到12歲左右,這個時期孩子出現明顯的自尊心,常常會以自我為中心,因此會表現出較為任性的行為。
第三個叛逆期一般是在16歲到18歲左右,由于這個階段孩子的獨立人格漸漸形成,因此會有不受教以及過分自立的心理。
孩子開始叛逆期的表現
1、否定意識。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會對一些法則條例有一定的不認同,一定的反對意識。因為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有自己的認知了,開始會對一些問題有自己的一個想法和意見了。
2、破壞性強。為什么說孩子的破壞性強呢,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脾氣開始有一點暴躁,容易生氣,叛逆期的孩子比較容易喜歡摔東西,拆玩具啊,撕書本等來發泄情緒。
3、有對抗意識。因為孩子聽了很多的道理和知識,天天面對父母和老師日復一日同樣教育方式,孩子開始厭煩,開始對這樣的教育和方式有一種對抗性,所以孩子會用一個消極的方式來對待,甚至會公開叫板,與父母老師對著干,就會出現所謂的。這個階段的孩子,感覺自己長大了,不想被家長當小孩子看,覺得自己可以和大人抗衡了。
孩子叛逆期如何應對
1、合理的管束。合理的管束是指提前告訴孩子做事的邊界,也就是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需要管束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父母提的要求是不能只是懲罰還需要帶獎勵。合理地管束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
2、想要改變孩子,父母先改變自己。教育孩子也是一個教育自己的過程,學習模式是模仿式的,而孩子的很多不良行為,往往是從環境或父母那兒學來的。通過樹立榜樣來教育孩子是最可靠的辦法。
3、給孩子空間和自由。處于叛逆期的男孩慢慢會變得不再像小時候那么的粘著父母,而是自己經常會尋找自己單獨的空間,來發泄和表現自己,所以作為父母不要覺得孩子不如小時候懂事等等埋怨的心理,要更加的關系孩子,主動和孩子溝通。
4、積極引導。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上都習慣性地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常常都是站在經驗主義上對孩子進行說教。“我說的都是對的,我是你爸,你必須聽我的”、“你不聽我的,遲早都要后悔”,然而越是這種說辭就越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才是有效的教育。
孩子的叛逆問題一直都是令家長十分頭疼的事情,在生活中很多事情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甚至因為矛盾和家長發成沖突。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長也達成共識,逐漸的拋棄了“棍棒教育”,但是卻沒有其他很好的方法處理問題。想要解決孩子的叛逆問題,首先就要知道孩子多大開始叛逆期,做好心理準備。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1、要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問題,應試著找出孩子抗拒心理的原因,如果是因家庭因素所導致,應幫助孩子打開心理的顧慮,使孩子的心態和心情得到放松,讓孩子逐漸接受和適應現實,有利于逐漸改造孩子的叛逆。
2、家長要盡可能多的騰出自己的時間來和孩子進行談心,家長能是孩子眼中最大的敵人所以當然的也能是孩子眼中最好的朋友,這就需要家長在孩子需要幫助,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及時出面適時的來找孩子進行談心,了解孩子的內心所想,讓孩子體會到來自家庭的關懷,這樣也就會有效減少孩子叛逆期的一些更激進行為。
3、父母還是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放手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但是這個時期還有一點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擁有了興趣也就不會覺得自己的精力無處發泄而到處去闖禍了,而且孩子如果能夠在這個時候就培養了自己的一些興趣。
4、作為家長,要盡可能滿足孩子是在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學習的,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是很難在叛逆期做出一些過分或是不計后果的事情的,家長是孩子的另一個老師,在家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交流與習性。
5、允許他去做事情,就要允許他失敗,這是整個教育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叵氲谝淮巫鍪?,我們也不一定做得很好。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誰沒經歷過失敗或是做過錯事呢?或許你自己做的第一件事可能更可笑、甚至比孩子更愚蠢。
叛逆期的孩子打罵父母該怎么管教他
1、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初中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2、孩子打罵父母是一種不可接受的行為,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這種行為的嚴重性,并采取適當的處罰措施。但是,處罰措施不應過于嚴厲,否則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
3、父母榜樣的力量沒有樹立起來,在孩子眼里就沒有威嚴感,才會出現打父母的現象,所以要采用一定方式給家長立威,讓孩子認識到他是社會的一份子。
4、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有些父母習慣把一切苦和累都自己扛,而不讓孩子吃一點兒苦。以至于不少孩子養成了浪費、奢侈的壞習慣,不珍惜父母的勞動,不了解父母的辛苦,只是一味的向父母索取,并認為父母供自己吃喝穿戴是天經地義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