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孩子處于青春期階段,出現厭學、叛逆是正常現象。家長需要先了解一下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再進行正確引導。
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好好溝通,看看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找到原因之后,再去正確引導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用暴力的方式或者是責備孩子,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初中孩子懶惰厭學怎么辦
1、找出原因,做出相應調整
初中是小學向高中的過渡階段,知識點比小學增加了很多,難度也大了,再加上要參加中考,不少孩子都感受到了學習壓力。
有些孩子,因為在學習上遭遇了很多困難,長期情緒低落,漸漸變得懶惰厭學;也有一些孩子,因為考試成績經常排在班級靠后位置而變得厭學。作為家長,要及時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2、幫助孩子找到學習樂趣
孩子不愿意上學或者學習,家長就要讓孩子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或者樂趣,這樣自然而然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如果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他人對他的評價是不好的,那么面對這種情況孩子很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就不會去努力。
所以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學會鼓勵和表揚。如果孩子在考試中沒有取得好的成績,也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于孩子不聰明,千萬不要讓孩子自暴自棄。
3、培養孩子自控能力
自控力可以促進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應當完成的學習任務,也能夠抑制孩子自己的厭學情緒。不僅可以解決孩子厭學,也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助力。
所以家長要花時間、花精力培養孩子,必須注意培養的漸進性,循序漸進地對孩子提出合理要求,把嚴格要求和良好激勵相結合,逐步增強孩子的自控力。
4、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
很多孩子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不夠。比如父母對孩子實行放養教育或者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業,沒有過多的精力管教孩子。因此孩子不自律,對學習沒有興趣。
父母應該迭代自己的育兒觀念,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精心栽培。不管自己有多忙多累,關愛孩子應該成為每天的必修課。
5、父母做孩子的榜樣
俗話說叫做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動。這句話話糙理不糙,父母是什么樣孩子就會是什么樣。懶惰的父母教不出勤奮的孩子;不自律的父母也無法教給孩子自律。
教育其實是一件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的事情,自己愛學習不懶惰,能夠自律的安排自己,如此孩子就會變得更好。
6、期間要配合老師
作為家長,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輔導功課做作業,或者找輔導家教老師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當孩子的成績提高了,他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學習價值,從而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
初中小孩為什么會厭學呢
1、主觀原因
許多孩子自身比較懶惰,怕苦怕累,總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苦很累很乏味的事情,一看到書就頭疼總想找機會逃避學習。還有一部分孩子在學習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每次考試都不理想,他們就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開始厭倦學習。
2、早戀失敗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會對異性同學萌生愛意,所以談一場初中階段的戀愛,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是他們年齡小,并不懂什么叫做責任感,早戀分手也是常事了。有的孩子會因為遭遇分手而心生沮喪,不能正確面對因而產生了各種不良的情緒,其中就包括厭學情緒。
3、學習動機的缺乏
動機缺乏的學生沒有學習動力,缺乏學習熱情,把學習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學習中沒有目標,得過且過,其學習行為完全足一種被動的應付。表現在方法上,必然會死記硬背、投機取巧、沒有計劃。
孩子變的懶惰了,家長要怎么引導
1、給孩子一點時間
父母要給孩子多留出一點時間,多一些耐心和理解。適當的催促和引導可以給孩子動力,但要注意過猶不及的道理。多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也許你會發現有些時候孩子并不是懶,只是能力不足、壓力過大等因素導致,而父母只是需要多給孩子一點時間。
2、給孩子設定學習目標
給孩子設定學習目標是解決孩子懶惰問題的最簡單的方法,因為當孩子忙碌起來的時候,孩子就變得充實起來,也會越來越快樂。但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給孩子設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3、增強孩子的獨立性
家長需要培養孩子養成獨立的能力,要讓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對于未來也要有自己的期許。面對目前的生活或者學習,孩子也得扛起責任,可以讓孩子從小事做起,比如家務、作業等等,都得自己完成,不可完全依賴他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