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孩子在生活中很有獨立性,而且表現的比較自覺。這樣的孩子是可以適當的放松一下條件,但是如果孩子沒有一點自制力,拿起來就放不下了,這種情況最好不好讓孩子玩手機。
具體情況還要考慮孩子的年齡,自控力,家庭環境氛圍等因素,根據具體情況看判斷,分析。那么,要不要給孩子玩手機呢?
一、給孩子玩手機的好處
1、方便溝通:手機是很好的溝通工具,能夠使家長和孩子之間保證及時溝通聯系,家長可以及時知道孩子在哪,也便于信息傳達,提高辦事效率。
2、拓展視野:孩子可以通過手機上網去了解更多知識。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對各種知識的渴望和對世界的好奇,更多知識的涉獵也能幫助孩子成長。通過手機網絡,孩子可以方便去了解世界,也能快速解答遇到的疑問。
3、安全保障:孩子攜帶手機能對他的安全有一定保障。在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孩子可以用手機直接聯系家長或老師尋求幫助。
二、給孩子玩手機的壞處
1、手機有輻射:有的家長認為手機輻射對孩子成長不好,影響孩子健康發展。另外,長時間玩手機也容易導致孩子視力下降。
2、沉迷游戲:這是很多家長比較擔心的一點,擔心孩子一旦沉迷游戲就很難自拔,同時會引發很多成長問題和家庭問題。
3、耽誤學習:孩子自控力差,可能會在很多不應該的情況下玩手機。比如上課的時候、寫作業的時候等等,進而影響學習。
4、影響成長:手機上有很多不良信息和垃圾信息,孩子分別是非、抵擋誘惑的能力很差,容易被這些信息影響,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很多孩子沉迷手機,讓家長非常頭疼,有沒有辦法解決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在教育孩子之前,了解孩子的手機使用習慣是至關重要的。家長可以觀察孩子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以及使用手機做什么活動。通過了解孩子的使用習慣,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策略。
第二、家長的行為往往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因此,家長自己也需要遵守手機使用規則,并且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此外,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交流、引導他們思考手機使用的影響以及發展健康的興趣愛好,來逐步改變孩子的行為。
第三、根據調查了解,大多陷入手機不能自拔的孩子,大多數是家長對其關心不夠。平時忙于工作或者生意,無暇顧及孩子的心理需求,更多的是滿足其物質需求,以為給孩子好吃、好喝、好玩的,就是盡到了家長的責任和義務。
不要忘了,未成年的孩子認識世界的能力還是有限的,他們的自律性比較差,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期,如果對孩子放任自流的話,孩子很容易走偏了道路。
因此,讓孩子告別手機,首要的一條就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來自家庭的溫暖。
給孩子玩會兒手機無傷大雅,姿勢要選準,否則傷害很大!
1. 保持正確的姿勢:坐直或站立時保持正確的坐姿或站姿,保持身體與屏幕的距離適當,避免低頭過度或過度彎腰。
2. 手指休息:合理安排使用手機的時間,避免長時間過度使用造成手指疲勞和不適。如果需要長時間使用,可通過間歇休息或手指拉伸操來緩解疲勞。
3. 調整屏幕亮度:屏幕的亮度應該與環境光一致,不要在暗處看屏幕,尤其不建議關著燈看手機、ipad。
4. 聲音大小:孩子玩電子產品時不要戴耳機,并且盡量選擇適合的聲音,比如說50分貝左右(正常的說話聲)。
5. 視線保持平行:保持視線平行于屏幕,不要過度低頭或抬頭,以減少對頸部和眼睛的壓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