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叛逆孩子的教育需要耐心和方法,需要父母有一定的心理素質和教育經驗。叛逆孩子的叛逆行為往往是一種表達內心不滿和壓抑情緒的方式,家長應該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十三四歲的孩子叛逆期怎么辦
1、父母應該寬容地對待孩子。當孩子表現出叛逆行為時,父母應保持冷靜,不要過分責備和強調,應尋找孩子這樣做的原因,避免“硬”。對孩子越寬容,越少誤解,對孩子的理性,說出自己的心理想法,而不是對孩子的無謂懲罰。
2、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進入中學階段,孩子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已經慢慢成熟,不再把他們當作孩子看待。父母應該信任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給他們足夠的空間,盡可能支持他們,鼓勵他們。
3、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在父母教育過程中,平等的親屬關系應是溝通的前提。中學生處于青春期的現狀,容易形成各種不成熟、叛逆的思想,也迫切需要外界的認可和尊重。父母在處理孩子的叛逆問題時,應該知道如何保護孩子的自尊。
4、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自由。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許多父母剝奪了孩子在用自己的主觀愿望控制孩子的主觀需要時做出自己選擇的權利。受父母太多的控制,孩子的獨立能力容易被抑制,叛逆情緒容易滋生。給你的孩子一些空間,少一些紀律,多一些自由。
十三四歲的孩子叛逆期有什么表現
1、行為方面:叛逆期的小孩行為較偏激,可表現為喜歡摔東西、搞破壞等,喜歡與家長、老師等作對,不愛學習、不遵守紀律、不愿遵從家長和老師的意愿等行為;
2、思想方面:叛逆期的小孩心理比較幼稚,沒有明確的自我定位,對于未來可能沒有具體的目標,但通常盲目自大,比較容易抵觸傳統思想和觀念,否認老師和家長的觀點,不喜歡聽取別人的建議和想法,固執己見,經常以自我為中心,不在意別人的感受,但有時還會出現情緒敏感、內心脆弱等表現;
3、人際關系方面:叛逆期的小孩由于性格偏激,且不愛學習,可能會出現人際關系冷淡、不合群、沒有朋友等表現。
家長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叛逆期的小孩,首先我覺得要學會傾聽,傾聽的其實也是一個過程。讓小孩子把不良的情緒,包括不良的想法,或者是他受到的一些委屈他表達出來,或許表達的時候你再給予一定的理解,然后再給予一定的引導,然后再給予一定的幫助,可能小孩子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溝通方式。
而不應該就是說小孩子你聽還沒聽,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后,你立馬給他做出一個指示,或者是立馬給他一個,你認為對他有益的幫助。
其實小孩子不知道你做出什么,他可是可能更需要的是,讓他自由地來表達他的情緒,自由的表達他這些觀點好的壞的,有這么一個人非常理解他,非常贊同他。
然后你再適當的影響,或者可以這么說,這件事情我碰到了我會怎么樣,他會覺得原來是這樣,你也會有這樣的情緒,你也會這樣。然后你給他一個相對合理的建議,然后他會自由的表達,他會選擇,他自己覺得,應該去做的一個方式,在這個溝通當中,我們說是比較有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