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打孩子并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卻可以一次次激怒父母的情緒,讓父母的教育底線越來越低,漸漸地,孩子就是家長出氣筒。
長期被打的孩子,裹脅著他們的是擔驚受怕、恐懼不安、焦慮緊張等情緒。
孩子不聽話時,到底該如何教育
1、用行動而不是語言
當我們要求孩子去做事的時候,用行動而不是用語言。比如孩子因為看電視不去寫作業的問題,已經告訴孩子該去寫作業了,還要直接走過去把電視關掉,孩子就會發現苗頭不對,趕緊去寫作業,比說一籮筐的話都管用。
很多家長以為自己很有權威,說幾句話孩子就會聽,可是別忘了玩是孩子的天性,當他玩的權利受到侵犯時,他不會輕易罷手,這時就要采取行動,當然這個行動不是打孩子。
有的孩子喜歡玩手機,因為手機的影響才導致他不聽話,這時就要用上面提到的中等語調、中等語速告訴他“手機影響了你的學習,我們需要沒收你的手機!”然后真的把他的手機沒收,讓他知道家長不是說著玩的。
當你每次說到做到時,孩子就會體會到你說話的分量,而不會去碰觸你的底線。
2、家長應該弄清不聽話的原因,再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處于不同的敏感期,例如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脾氣越來越大,愛扔東西。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在性格的敏感期,當他得不到滿足時還不能很好的調整自己的情緒。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讓孩子把不好的情緒用語言表達出來,當孩子出現過激行為時,家長要安靜地陪在他身邊,支持他,讓他的壞情緒慢慢地得到緩解,而不是用暴力的行為制止他。
3、對于真的無理取鬧的孩子
有的孩子的確是在無理取鬧,家長很理性,根本不會讓孩子那樣去做,也從未教孩子那樣去做。他的哭鬧是無理由的,不可理喻的。如果這樣,家長先考慮一下為什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這樣。
有的可能是電視上看來的,有的可能是和小朋友學來的,原因很多種。家長可以先詢問孩子這樣做對不對,看到誰這樣做過,然后明確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這次原諒你,絕對不能有下一次。
孩子一旦有下一次,而且還不知道悔改,家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仍不行,那就該出手時就出手吧,但是謹記,不要下手太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