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厭學是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極度厭惡的情緒,所以想要逃避關于學校的一切,這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績和身心健康。孩子不想去上學可能是聽多了“讀書無用”的說法,所以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那么家長就要緩解他的心理壓力,幫助他樹立積極的學習目標。
非常厭學不想上學怎么辦
1、給予足的重視和關注,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興趣。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在一張白紙的情況下,父母給他描畫的越生動形象,他越容易產生興趣,興趣有部分是天生的,有部分靠后天發掘培養。人的學習是個不斷發掘自我、認可自我的過程,學校教育有普遍性,不可能每個人的興趣都能照顧到,父母做好啟蒙人很重要。
2、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他的特長結合起來。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3、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很多孩子非常厭學不想上學可能是因為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
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他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4、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大多數父母所謂的交流溝通,后面就變成了說教、指責。比如“我為你上學付出了多少,你怎么能說不上就不上呢?”“上學就是坐在教室,風吹不著,太陽曬不著,多么輕松,為什么不去。”
所以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個體,不批評、不指責,和孩子心平氣和的好好聊聊,看看他到底為什么厭學,然后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
原因1:孩子討厭學校管理制度,不適應應試教育。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初中高中階段的學生,主要是考試多,升學壓力大。而且這時候的學生開始形成自己的思維意識,有一定的認知和判斷能力,加上社會上信息交流比較發達,學生很容易對現在的教育機制不滿,不認可選拔人才的方式。
感覺自己心比天高,不需要通過高考來證明自己,更不屑參與學習,所以出現學生非常厭學不想上學甚至退學的情況。
原因2: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有些孩子不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總認為是為父母而學。聽到社會上一些關于讀書無用的說法,他們更是迷茫,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這樣自然而然就對學習沒什么興趣,甚至厭學。
原因3:沒有自己喜歡的學科。興趣愛好是可以培養的,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孩子也一樣,義務教育直到高中階段,學科繁雜種類多。但是里面總有他喜歡的,只是要慢慢發掘,給與時間和耐心。尤其是小學到初中階段,學科突然增多,很多人難以適應,容易產生畏難的情緒,家長給與適當的引導和寬慰很重要。
孩子成績下降怎么補救
第一、重要學科從基礎復習開始鞏固
家長在開學前可以每天花上半個小時,幫他做好已學知識點的復習和鞏固,重要學科比如語文和數學的復習。開學后為了教學進步,大部分老師不會對假期中已學內容進行重復講解,為了和其他同學的差距不會拉得太大,家長多一些耐心和時間,來抓孩子的學習。
第二、幫孩子建立學習自信心
各科的學習難度大幅提升,有些孩子難以適應這種變化,就會逐步喪失學習自信心,進而出現厭學的逆反心理。如果父母能引導孩子認真分析成績下滑的原因,主動聯系老師對孩子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并不斷給孩子加油打氣,陪伴孩子一起克服各種困難,就能幫助孩子走出學習困境,重拾學習自信心,擺脫叛逆的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