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懶惰可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問題,小到衣食住行上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大到今后的學習情況,很可能不會的東西就瞥到一邊,抱著得過且過的僥幸心里。想改掉孩子的惰性,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人都有惰性,但往往毀掉一個人的也是惰性。
怎樣改掉懶惰的毛病
1、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
其實孩子一般小的時候都是活潑愛動的,有著看似永遠用不完的精力。但不喜歡做事情的原因就是沒建立興趣,父母可以給予孩子肯定的支持,孩子做成功了一件事,就要與孩子一起分享他成功的快樂,孩子享受到了喜悅自然就樂于再次去做。
2、干力所能及的事情
要了解一般孩子在什么年齡可以做什么事情,比如學齡前的兒童,就可以學習穿衣、扣鈕扣、系鞋帶、刷牙、洗臉、學會擺放筷子、替家長取小物件、學會洗手絹等。千萬不要讓孩子干那些費好大的努力卻也極難完成的事情,這讓孩子產生厭煩感,從而不愿再做事情。
3、讓孩子充滿活力
大多數孩子都有很多的精力,但這與孩子的健康及情緒有著非常大的關系,所以讓經常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感受陽光,讓孩子充滿生機,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其做一些事情自然就會容易很多。
4、學會給孩子鼓勁
孩子雖然不怕失敗,但如果失敗的次數太多,就會失去對這件事的興趣,所以家長要適時的給孩子做一定的協助和支持,并鼓勵孩子要堅持。但幫助一定要適可而止,千萬不要變成包辦,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懶惰。
5、家長要給孩子正確的示范
孩子可能并不能分的開哪些是家務哪些是玩樂,所以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才能完整的做完一些事情,孩子的行為習慣通常是從父母那里學習到的,其中同性的父母對孩子的示范作用更大。因此,要想孩子勤快起來,父母在生活要向孩子展示良好的習慣,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體會到舒適的生活環境需要個人的辛勤勞動來創造的。
6、完成的獎勵
孩子每做完做好一件事就要給予實時的獎勵或者夸贊,這樣孩子才會有成就感,將會更熱衷于下次做事情。因為孩子雖然小,但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虛榮心。要適當的滿足他們這些小小的要求,千萬不要以為防止孩子驕傲,不論成敗,不問好壞,只是不斷的挑孩子的錯誤,久而久之,孩子什么都不敢干,也不愿干,因為害怕出錯。
孩子又懶又饞不上進怎么辦
方法1:我們平時做事最有效率的時候,就是有明確的目標以及時間快要結束的時候,這時心中目標一致,家長在讓孩子做一件事情前和孩子做好約定,這樣孩子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這件事需要用多少時間,做不完這件事會有什么結果。
方法2:父母要督促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一方面要把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安排到每天的學習任務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各項學習任務的時間。既不能過于緊迫,又不能過于松散,這樣做就能促使孩子提高學習時的專注度。
方法3:不提倡用對孩子用蠻力,更應該嘗試合理的引導。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對孩子給予適當的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是被期許的,他有待完成的任務。不會讓其有形成每天都是無所事事的思維。
孩子不愛衛生不愛整潔咋辦
第一、、想讓孩子改掉懶惰的毛病,首先就要讓孩子明白“邋遢”的壞處。家長可以通過相關繪本、故事、書籍、節目,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帶孩子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菌等,對孩子進行“衛生教育”,讓孩子知道“不講衛生”除了會拉低自己給人的“印象分”,更會給環境和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第二、爸爸媽媽一定要給他們鼓勵與表揚,單一的重復性的行為全靠自覺遠遠不夠,還要家長的積極熱情帶動,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期望與支持,更有助于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
第三、講衛生也是他們成長必須要經歷的一件很好的習慣,爸爸媽媽要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否則孩子如何做到學會。日常中,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學會正確的講衛生方式,洗手洗臉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洗頭洗澡又該如何清潔等等,這些最基本的常識需要孩子經過一段時間地鍛煉才會變的熟練。
第四、每星期為孩子分配一次清理主題活動,肯定是一種上上策!孩子必須進行以下每日任務:整理臟物、把臟衣服放入洗衣服籃、整理床鋪、用吸塵機清理屋子等。此外,您最好是把清理時間固定不動出來。在這個時間里,孩子要把屋子整理穩妥,等候您的定期檢查工程驗收。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