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4-15歲孩子叛逆期怎么處理?14-15歲孩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高峰期,這時候家長要格外注意孩子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長往往會采取某些暴力的手段來教育孩子。但是,事實證明,這樣是不可取的。
14-15歲孩子叛逆期怎么處理
1、避免兩極教育誤區
家長應辯證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該階段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個性和創造性都恣意升騰,侍機張揚;同時,由于孩子身心發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們形成的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確引導孩子。
2、信任你的孩子
孩子長大了,更重視自己的隱私權,有些家長偷看了孩子的日記,發現了孩子的一些秘密,就沉不住氣,勃然大怒。這是最不明智教育孩子的方法。假如你覺得你只能通過查看孩子的日記來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那當然也未嘗不可,但最好不要動怒,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想一想應對的辦法。而最主要的一點是不要讓孩子知道你看了她不讓看的東西。否則,容易讓他對你產生信任危機,產生逆反心理。
3、學會理解孩子
誰都是從這個年紀過來的,所以我們應該足夠的理解現在孩子的一些行為是因為荷爾蒙的轉變造成了他們的心理也發生了一些轉變,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在用家長的權威,或者是一些比較偏激的想法去教育孩子,那么自然會起到一定的反效果,所以我們要學會理解孩子,懂得孩子內心的想法,并且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
14-15歲孩子叛逆期的心理表現
1、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點上最突出的表現是出現成人感,由此而增強了少年的獨立意識。如他們漸漸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過多的照顧或干預,否則心理便產生厭煩的情緒;對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斷,不愿意聽從父母的意見,并有強烈的表現自己意見的愿望;對一些傳統的、權威的結論持異議,往往會提出過激的批評之詞。但由于其社會經驗、生活經驗的不足,經常碰壁,又不得不從父母那尋找方法、途徑或幫助,再加上經濟上不能獨立,父母的權威作用又強迫他去依賴父母。
2、成人感與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長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為活動、思維認識、社會交往等方面,表現出成人的樣式。在心理,渴望別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于年齡不足,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及知識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為上往往盲目性較大,易做傻事、蠢事,帶有明顯的小孩子氣、幼稚性。
3、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與同齡人,特別是與異性、與父母平等交往,他們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樣彼此間敞開心靈來相待。但由于每個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們的這種渴求找不到釋放的對象,只好訴說在日記里。這些日記寫下的心里話,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讓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4、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由于XING的發育和成熟,出現了與異XING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歡接近異XING,想了解XING知識,喜歡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甚至出現朦朧的愛情念頭等。但由于學校、家長和社會輿論的約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XING的認識上存在著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現的壓抑的矛盾狀態。
5、自制性和沖動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獨立性、成人感出現的同時,自覺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強,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他們主觀上希望自己能隨時自覺地遵守規則,力盡義務,但客觀上又往往難以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時會魯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沖動的矛盾之中。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