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14歲的男孩和媽媽動手時,家長要及時去制止他們的行為,但千萬不能對他們打罵,以暴制暴的方式,只會激化矛盾,不利于解決問題。因此,這個時候,家長要調整好心態,與他們做深入的溝通和引導,幫助他們端正態度。
14歲的男孩和媽媽動手該怎樣教育
1、多與孩子溝通談心
父母要和孩子多溝通談心,彼此了解彼此的想法,父母和孩子溝通談心要做到兩點,一是最終要孩子理解父母的期望;二是最終要理解孩子和媽媽動手的真正原因,要了解孩子為何對親情冷漠。然后,每過一段時間,組織一次家庭活動,可以到外面去踏青野餐,去運動場打球,去游樂園游玩等等,這是因為家庭活動,對孩子親情的培養很有利。
2、要過度激化孩子的情緒,給孩子時間,讓他冷靜下來
14歲的男孩和媽媽動手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不能任由這種錯誤的行為繼續發展下去。因此,這個時候,父母要有所作為,父母要制止孩子的行為。父母的力氣比孩子的力氣大,所以不要任由他繼續錯下去。
這時,讓孩子冷靜下來,給孩子時間,讓孩子學會反省。等孩子冷靜下來后,再和孩子好好談。要幫助孩子找到發火的原因,孩子不可能無緣無故的發脾氣,更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動手打父母,不是父母說了讓孩子感到難堪的話?做了傷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所以雙方都要冷靜,要學會反省,然后去溝通。
3、改變家庭氛圍
14歲的男孩和媽媽動手也可能與家庭氛圍有關,如果家庭關系緊張、冷漠,孩子就難以在這樣的氛圍中得到親情的滋潤。因此,改變家庭氛圍是解決孩子親情淡漠的關鍵之一。所以,家長需要營造一個溫馨、和諧、充滿愛的家庭氛圍,增強家庭凝聚力,讓孩子感到家是溫暖的港灣。
4、讓孩子學會感恩
最根本的是要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責任,要讓孩子學會感恩。而要做到這些,必須先讓孩子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這是最起碼的。要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不僅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更要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在此基礎上,父母的關愛才能觸動孩子,才能在孩子心里得到回應。這樣孩子才能慢慢學會理解父母,體諒父母,并逐步學會關愛別人。
14歲男孩不尊重家長的原因
1、探索自我身份。青春期是孩子探索自我身份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嘗試表達獨立的想法,并發展屬于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體系。這個過程中,他們可能會產生不同于父母的想法和觀點,會因為這些矛盾出現一些逆反行為。
2、無原則溺愛孩子的父母。有一種父母,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沒有規矩來規范孩子的言行,給孩子各種特殊待遇,傾盡所有給孩子創造快樂、舒適、沒有一點不適的環境。最終導致孩子地位越來越高,父母卻越來越卑微。
青春期的14歲男孩如何教育
1、耐心與孩子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會逐漸不再愿意與家長溝通,所以需要家長先做出調整,嘗試主動與孩子去溝通。在這個時期,家長要去尊重孩子的想法做法,不要一味的批評。這是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有比較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所以,家長不要按自己的標準去限制孩子,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和增強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2、處理青春期叛逆問題
叛逆是孩子青春期中的一個典型特征,在這個階段他們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都在不斷成熟。因此,為了展現自己的“非凡”,有些孩子會逐漸產生對家長管理的抵觸情緒,這是青春期的正常現象。
其實,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和心理特點,因此,家長們在與孩子溝通時要摒棄居高臨下的心態,以值得信賴的朋友的身份去和他們交談,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尊重和關懷。同時,家長也要給予他們必要的鼓勵和引導,在孩子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及時賦予支持和肯定,多鼓勵他們與同齡人交朋友和參加集會活動,鍛煉他們的社交能力和釋壓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