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每天不僅需要和父母相處,還會和同年齡段的小伙伴們玩耍,難免會因為一些小事出現情緒問題,如果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總對身邊的人大吼大叫,那么只會讓他人疏遠孩子。家長在進行心理疏導時,要讓孩子學會表達。
孩子有情緒問題家長怎么進行心理疏導
第一、先接納孩子的感受和情緒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不好的感受時,我們先要給孩子一個訊號:我們是允許他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在父母面前表達是安全的。當孩子覺得安全的時候,他才能真實地和自己內在的情緒和感受聯結,對他未來學會管理和梳理自己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為孩子的情緒設立界限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不是情緒化地表達而是表達自己的情緒,不是去壓抑自己的情緒,而是學會去表達“我怎么了。”設立情緒的邊界意味著,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把情緒發泄在別人身上,更不能以暴力解決問題。
第三、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永遠是孩子的天然課堂,而作為父母,則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孩子整體素質的基礎,是從小在父母身邊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熏陶形成的。因此,孩子有情緒問題,想把他培養成自信、豁達、活潑、開朗的人,就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第四、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
作為家長在給孩子期望值的同時,別忘了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平時還要注意把握孩子考試前的情緒,因為考試是導致孩子情緒焦躁的主要原因,不要有意無意地給孩子施加壓力,而要采取平和的態度教育孩子。即使達不到理想的成績,只要盡力就行了。
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成績不好就整天板著臉不理他,這會使孩子感到壓抑,或是出于逆反心理而對抗,從而加重孩子的焦慮,這會讓他的情緒問題加重。
孩子沒有耐心愛發脾氣怎么辦
首先,耐心引導。既然孩子都已經開始發脾氣,那父母此時采取“以暴制暴”,完全沒有效果。尤其是現在孩子都帶有叛逆心理,父母的壞脾氣,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加生氣,做出更多無力的舉動。此時用耐心的態度去引導,還能減輕孩子的焦慮和煩躁。相較于“以暴制暴”來說,其實“以柔克剛”的方式,更符合小朋友的心理預期。
其次,態度堅定。對于孩子無底線的要求,父母要保持堅定的態度,不管怎樣都不能妥協。對付這樣的孩子,冷處理是最好的方式,他們很善于觀察,覺得威脅無望,慢慢也就沒了最初的哭鬧。教育孩子的立場一定要堅定,而且從小就要開始,這關系著父母未來的教育是否能夠順利進行下去。
最后,多鼓勵和肯定,那些自信的孩子,他們總是閃耀著光芒,做任何事情都能持之以恒。哪怕最后沒有成功,也愿意重頭再來,這一切都是源于自信的支撐。多去肯定孩子的努力,一次失敗并不可怕,只要愿意多次嘗試,就是成功。
家長如何和孩子溝通
溝通要先肯定“感受”,再改變“行為”。為人父母最怕孩子說不去上學等“大逆不道”的話。但往往有時候,孩子只是想用父母最討厭的事情發泄情緒。可現實往往是孩子剛開個頭,就被父母用大道理來說教。溝通時,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理解和肯定,父母要明確“感受”和“行為”是兩件不同的事,并對孩子的感受進行肯定、認可。
選取恰當的環境溝通交談。當我們想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選擇合適的環境,飯桌上是不宜交談和指責孩子的。除了要找安靜,適合交流的物理環境(例如房間、書房)之外,“心理環境”也要恰當。一定要考慮有沒有外人在場,需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需要照顧孩子的內心感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