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理比較嚴重,你如果采取強硬的態度,就只會適得其反,只能采取懷柔政策,你可以順從他的意愿,對于孩子想做的事情,讓他自己去嘗試,當他們碰了壁,自然就不會那樣去做了。
青少年青春期怎樣去教育和溝通
1、尊重孩子。尊重是溝通的前提,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小孩子也不例外。很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都喜歡采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強迫孩子來聽自己的話,這種不考慮別人感受的溝通方式,很難取得什么效果。所以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不妨試著放低自己的姿態,采用平等的身份與他們溝通,說不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2、理解孩子,懂得換位思考。孩子和家長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溝通時,難免會產生誤差,這時候家長要嘗試采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多站在孩子的家督去思考問題,有時候一些很難理解的問題,當你換個角度看時,說不定就可以理解了。當孩子悲傷的時候和他一起悲傷,孩子高興的時候陪他一起高興,試著理解孩子的時候,才能和孩子建立起真正的親密關系。
3、多傾聽少嘮叨。學會傾聽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當孩子和你有不同的意見時,千萬不要著急和孩子辯解,你可以先讓他們發表完自己的看法,認真傾聽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然后再根據自己的見解,提出不同的意見,如此才能拉近你和孩子彼此間的距離。
4、不要額外施加壓力。家長喜歡給孩子教育,如“一定要給爸媽爭氣,只有學習成績好,將來才能出人頭地”;你只要考試成績好,你要什么媽媽都滿足你”;“我所有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你可不能讓媽媽抹黑…上次考了第五名,這次一定要進前三。”讓孩子背著高分、名利、希望去學習,心理壓力自然大。
有些學生成績考得不理想,都不太敢跟爸媽說。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不自信、怕考試、怕給爸媽丟臉的心理。
5、可以和孩子提前約定。究竟是孩子不聽話,還是另有原因呢?喋喋不休的嘮叨訴說是一種過猶不及的溝通方式,很多孩子希望媽媽不要太嘮叨。家長可以和孩子提前約定,比如把起床、吃飯、做作業、休息、娛樂的時間分配好,這樣不僅讓孩子有時間觀念,家長也免于過多的操心。
青少年青春期會有哪些表現
1、反抗與獨立: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尋求獨立,他們可能會對父母的規則和期望產生抵觸。他們可能會變得更加倔強,甚至可能變得叛逆。
2、情緒波動:由于荷爾蒙的影響,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出現情緒波動。他們可能會突然感到憂郁或焦慮,或者突然變得興奮或生氣。
3、社交壓力: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面臨來自同齡人的壓力,包括接受度、形象、人際關系等。他們可能會更加關注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
4、身體變化:青春期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孩子可能會經歷顯著的身體變化,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困擾和不安。
5、學業壓力: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感受到更大的學業壓力,特別是如果他們正在準備考試或進入大學。
青少年青春期會持續多久
青少年青春期通常持續6年左右。當然 根據不同人群的生存環境、個人心理狀態發展的不同,其青春叛逆期持續的具體時間也會存在一定差異,部分人群也有可能存在不出現青春叛逆期的情況。叛逆期屬于現代青少年心理的過渡時期,現在青少年的叛逆期一般從10-12歲開始,16-20歲結束。
當青少年逐步進入青春期,其心理狀態會發生較大變化,他們迫切想要得到父母的認可、有強烈的想要擺脫家長對自己的管束的意愿等,孩子的獨立和自我意識與日俱增,與家長的矛盾比較激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