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的自我認知也開始逐漸完善,當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內心有著強烈的逆反心理。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叛逆行為都是無法忍受,甚至會動手打孩子,但是這種做法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那么媽媽打了孩子后怎么補救呢?
媽媽打了孩子后怎么補救
1、先控制情緒
打罵孩子不是處理問題的首選方法,更不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它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偏差。一些孩子在被打罵之后會在心里產生一個概念,就是犯錯就要挨打,在下次犯錯的時候為了避免挨打,他可能會選擇說謊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從而將孩子逼向另一個極端。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2、承認自己的錯誤
當媽媽動手打了孩子后,就必須承認自己的情緒失控了,不要讓內疚在你心里,你可以表達出來,對孩子說出來:“媽媽對不起你,媽媽剛才沒有控制好情緒,媽媽很心疼你,下次媽媽一定要控制好情緒,這次你可以原諒媽媽嗎?”通常這樣說的時候,孩子都會原諒的,而且能把孩子的心理傷害降到最低。
3、跟孩子友好的溝通
及時跟孩子道歉后,等孩子原諒自己了,心情也平靜下來了,家長可以跟孩子好好的溝通,坦誠相待,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否是正確的。
有時候孩子做錯事情確實不對,家長教育孩子也是正常,但是需要通過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肯定是不對的,有時候孩子做錯的事情,家長可以跟孩子友好的溝通,這樣的話孩子更加可以聽到心里去。
4、理解孩子
擁抱和接受孩子,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的犯錯,不斷的糾正改正完善過程,我們大人也是如此,那家長允許孩子犯錯,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孩子,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經常打罵孩子的危害
1、孩子容易自卑。家長打罵孩子之后,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聽從了家長的“教導”,實際上,他的自尊心受到損害,產生自卑,極容易走上自暴自棄之路。
2、脾氣暴躁。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強,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這種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長大以后,孩子就會有暴力傾向。
3、孩子容易撒謊。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久而久之,孩子為了避免皮肉之苦,開始說謊欺騙家長。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4、沒有安全感。家長時常這樣教育孩子讓孩子感覺得不到父愛和母愛,讓孩子感覺父母對自己非常的厭惡,從而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影響孩子與父母的關系。
5、缺少表達的機會。家長這種情緒化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對情感上有所欠缺,使孩子很少有表達的機會,也不敢有表達的機會,生怕自己說錯或者是沒有表達清楚而遭受父母的責罵。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