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教育工作中,良好的親子關系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和孩子能夠融洽的溝通相處,孩子才會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教育。但是很多家長和孩子之間很難溝通,尤其是孩子到了叛逆期,更是難以溝通相處,這個時候家長要放下架子,與孩子以幫朋友的身份去相處,有利于促進親子關系。
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相處
1、要尊重和信任孩子
當家長和孩子之間遇到問題時,家長要表現得親和一些,與孩子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可獨斷專行。當孩子向父母求助時,父母提出的指導建議要具體翔實。
至于解決問題的途徑,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共同尋找。通過討論,即便一時找不出解決方法,但方向可能會更明確,問題本身也變得清晰、明朗,有助于問題的最終解決。
2、學會傾聽,與孩子平等交流
學會傾聽,是建立親子交流渠道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因一件事情而生氣時,家長要允許他發脾氣,給他一個發泄的機會。這時,家長不妨停下手頭的工作,安靜地坐好并凝視孩子,做一名聽眾,認真地聽他傾訴,不要左顧右盼,更不要打斷他的話。
3、多贊美、少批評
很多家長都是習慣性的批評孩子,而吝嗇自己的贊美,而想要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相處關系,就要多贊美、少批評。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贊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后。
4、家長要放下架子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相處一定是要以平等的姿態進行的。尤其是孩子到了叛逆期,家長一定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溝通,千萬不能高高在上,甚至總不理解孩子已經成熟、長大,有可能讓孩子覺得沒有辦法與父母交流、溝通,甚至覺得父母無法理解自己。
5、多給予孩子肯定
父母與孩子溝通相處也要使用一些技巧,有效緩解溝通不暢的問題,比如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同時對孩子的意見和建議,多為與一定的肯定,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同時,當孩子有一些非常好的念頭時,這時一定要鼓勵孩子勇敢去做,而不是總給孩子潑冷水。
父母與孩子溝通相處困難是什么原因
1、父母沒有站在孩子立場思考
孩子往往不如大人理性,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情好就纏著父母說話;心情低落時可能一言不發,甚至拒絕大人的主動溝通。但是孩子拒絕和大人溝通并不是代表不需要溝通,只是溝通的時機不對,僅僅是他們當下不需要跟家長溝通。
2、家長跟孩子聊不到同一個話題
大部分家長都只關心孩子學習,對孩子學習以外的事情統統不關心,以至于忽略了孩子生活和情感上的需求。這類父母也不善于學習,不愿意主動了解當下流行的事物,以至于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跟孩子無話可說。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