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三是孩子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面臨競爭激烈的高考,不止孩子緊張,家長更是焦慮。家長認為自己不能在孩子的學習上有所幫助,就不知道自己還能為孩子做些什么,才是對學生真正有幫助。下面為大家介紹高三學生家長如何做才對學生有幫助。
高三學生家長如何做才對學生有幫助
1、不要過度焦慮
以往很多的家長從孩子一進入高三就如臨大敵,有的變得比平時更嚴厲,有的變得比平時更親切。家長們總是過度擔心孩子,怕孩子生病浪費時間,怕孩子情緒不好影響復習,怕孩子在這段日子里談戀愛,怕孩子到高三了還不上心、不著急,怕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反正是整日地憂心忡忡,擔驚受怕,焦慮不安。
但是我們的情緒可以直接傳染、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家長的焦慮就是孩子的壓力。所以,家長要停止焦慮,讓孩子一些放松空間。
2、用平常心對待孩子
其實對高三學生精神上的關心和物質上的關照都要適度,無關原則的約束少一點,多余的關心少一點。你望子成龍的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無論你的心里多么迫切,你必須要裝出一副無關緊要、若無其事的樣子來。
家庭環境或氛圍的改變不要過多,反差不要太大,要營造寬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圍。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樣就行,可以讓孩子在星期天適當地看看電視、聽聽音樂或逛逛街不僅可以讓孩子的大腦得到適當的緩解放松,而且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好處。
3、幫助孩子學會反思
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學會反思,反思的目的在于發現,反思的目的在于改進。作為高三學生,應該讓總結反思成為一種習慣。在總結中發現不足,在反思中尋求對策。即便成績暫時不理想,家長也要告訴孩子不要輕易懷疑人生和否定自己。一直很努力,但成績還是不理想,那就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學習方法有問題。
4、家長要降低期望值
過高的期望會造成家長心態的失衡,會給學生施加不當壓力。怒其不爭,可能會造成學生的退縮逃避;責怪埋怨,可能會造成學生的心理逆反;高分要求,可能會使學生望而生畏;學習施壓,可能會使學生無所適從。所以,家長們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學生現實表現和現有能力,幫助他們正確、客觀的面對高考。
5、支持志趣選擇
進入高三以后,長時間沖鋒的疲倦和對放松思想的壓抑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這個時候,實現自己的夢想是孩子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如果孩子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目標或志趣,我覺得家長的肯定和捍衛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
雖然有時孩子的選擇并不是我們心中最優的選項,但我們相信這種支持在孩子心中會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幫助她成為她自己最好的樣子。
高三學生的特點
1、學習任務巨大
到了高三,同學們要將中學以來所學的所有知識進行大匯總、大融合,從而編織成一個知識網絡,形成一個系統,課業負擔相當的繁重。另外,由于高考制度的選拔性,和近幾年參加高考學生的人數逐年增加的現狀,導致周圍同學競爭氣氛加劇。
與此同時,他們的家長、親友甚至教師的殷切期望給他們帶來了巨大壓力。這種如影隨形的來自外在與內在的,精神和肉體的巨大壓力,對從來沒有承受過巨大壓力的高三學生來說,實在是難以承擔的。
2、容易引發心理失衡
高三時期對一個學生的一生來說,具有轉折點的作用,所以,體現在學業或者說學習成績上的壓力,與以往“學習壓力”有著本質的不同。高三的學習方式主要以復習、背誦,在題海中生活。這種反復的、單一的活動,極易出現心理飽和效應。所以,高三學生記憶出現心理失衡。
3、出現很多負面情緒
高三的學生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背負著自己的未來與全家人的殷切期望,在重壓下,部分學生很難集中精力學習,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狀態渙散,情緒不穩定,出現自閉、自卑等等負面情緒,會反映在自己的人際關系上,和朋友出現矛盾。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