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孩子來講,期中考試是檢查他們這半學年的學習情況;對家長來講,就是知道學習這半年學習的結果如何,這也就需要我們與老師進行溝通,然后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才能更好的做出應對。所以,家長就需要掌握適合的溝通技巧,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
期中考試后怎么跟老師交流
首先,家長要肯定老師,畢竟他們也是會有壓力的,也希望自己努力被別人看到。如果家長能夠善于發現老師的長處,一見面先表達贊美和認可,他會對你很有好感,這會讓老師很高興,覺得自己所做的都有被看到,也就能更好的與家長進行溝通孩子的不足之處;并且也就會在學校多觀察孩子的行為。
其次,當期中考試后,家長也就可以跟老師多談談孩子在家里,或其他校外的情況。比如孩子喜歡看的書,運動項目等,因為老師越了解孩子,就越容易針對孩子的特點教育他。
還有就是在評價自己的孩子時多用正面的語言。家長談論孩子問題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老師對孩子的看法。比如,老師反映你的孩子在課堂上愛說話。你可以承認問題,但同時從積極的方面去闡釋:“我兒子真的非常喜歡表達,我們在家的時候,也在努力給他立規矩,希望他能更自控。
最后,在這次期中考試后,關于跟老師保持溝通、多配合、理解老師可以講,但是不要講太多,適可而止,避免講太多給人以拍馬屁之嫌。
舉例說明的時候一定不要過于夸大老師,主要從自己的角度去講,重點應該突出的是父母想要及時了解孩子的一些問題,以及當發現孩子有些問題需要老師配合進行改正的話,一定別不好意思去”麻煩“老師。
期中考試后老師交流的技巧有什么
1、了解最需要溝通的事
有時候家長想要和老師溝通,但是不知道應該問老師什么問題。所以在溝通前,家長要做的是先了解自己最需要溝通的事。就比如孩子在校的適應情況,比如孩子有沒有哭鬧,孩子最近的情緒如何;孩子的學習內容、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比如今天都上了哪些課,孩子的作業完成得怎么樣等。
2、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
很多家長不喜歡找老師溝通,主要是自己有心理包袱。有的家長因為孩子在這次期中考試后表現不好,怕老師怪自己;有的家長擔心自己跟老師意見不一致,容易起沖突;還有的家長覺得自己文化水平低,不敢去見老師。其實老師跟家長一樣,都是普通人,家長要學著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