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直以來就有個俗語:“父母在,不遠游”。但是有些在外的孩子卻并不這樣想,他們甚至還有長時間不聯系父母的情況。要知道,就算孩子在外很忙,也是會有時間和父母帶個電話、聊聊天的時間。所以,我們就要去看看孩子的心理情況,然后再給予正確引導。
長期不聯系父母的心理
1、孩子長期不聯系父母可能是逆反心理。心理學提到了家庭教養方式的概念,其中權威型的教養方式是以父母支配孩子為主要特征,這樣的父母總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并且要求孩子做一些事,禁止孩子做一些事。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在遠離家人以后會放飛自我,主動減少和家人的聯系。
2、長期不聯系父母可能反映了孩子有苦說不出的心理。這些孩子很懂事,他們習慣報喜不報憂,如果自己能解決的事情就不想麻煩父母費心;另一方面,因為父母和孩子始終是有代溝的,有些事告訴父母會讓他們擔心,所以孩子索性選擇自己默默地承受或者自己進行解決,免得無端增添父母的煩惱。
3、孩子長期不聯系父母可能是因為與家庭的聯系本來就比較少。就比如有些孩子的父母離婚了,或者是重組家庭的孩子,他們和父母的感情本來就不深,同在一個屋檐下的時候都很少說話,更不用說離家千里之后了。而這種情況下,孩子有長期不聯系父母的行為,也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長期不聯系父母的孩子怎么辦
1、對孩子要耐心和寬容
家長首先要有耐心,學會用寬容的態度去對待孩子這種情況,在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坦誠一些,這樣才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的感受,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想要怎么辦,這樣才能夠對癥下藥,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如果孩子出現長期不聯系父母的行為,家長也先不要非常生氣指責孩子,這樣可能會讓孩子有叛逆的心理,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心中的困惑,用傾聽的方式。
2、協助孩子解決問題
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之后,家長要去幫助孩子去分析問題,再去解決問題,讓孩子知道家長是尊重他的,愿意,接受他,幫助他,這個時候孩子也愿意去改掉自己的問題。千萬不要采取野蠻的方式,否則可能會讓孩子出現反抗的行為,要知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跟孩子講道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