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三年級孩子還是不能做到細心,家長的督促也只會使他們呈現出馬虎不認真的情況,這就需要家長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讓其能夠認真學習。同時也是需要家長為孩子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長時間培養其認真的學習習慣。
三年級孩子馬虎不認真怎么辦
首先,家長可以讓孩子加強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當人們面對較難的問題時,心理上會比較重視,造成大腦思緒不易受到干擾,因而不易出現差錯;反之,對較容易的問題心理上不太重視,思緒容易受干擾,因而較易出現差錯。
所以,對于三年級孩子出現的馬虎不認真現象,那就要重視問題,就不能再馬虎隨便、掉以輕心,這樣也能讓孩子自覺地克服分心現象,從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問題。
其次,讓孩子能夠及時學會自我暗示
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馬虎是壞問題,但并不可怕,只要有決心改,按大人說的去做,一定能改掉。然后讓孩子學會當自己每犯一次馬虎的錯誤時,就把馬虎的原因用筆記下來,平時多看幾遍,或是警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別人都不馬虎,為什么我馬虎呢?一個馬虎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業的。馬虎并不是我的專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戰勝它。”
最后,平時多注意孩子讀題的習慣
多孩子在簡單的問題上出錯,要么是因為沒有把題目讀完整造成的,要么就是不認真讀題造成的。比如:在語文科目考試中,有一道基礎知識題—寫出下列成語的近義詞。
部分孩子看題的時候不細心,很有可能就會看成—寫出下列成語的反義詞。一字之差,答案千差萬別。所以,家長在平時一定要注意孩子讀題的習慣。如果孩子有慌里慌張就下筆答題的習慣,家長就要及時的糾正和引導。
三年級孩子馬虎不認真的原因
1、平時缺少對于細節的關注
很多時候,家長不會告訴孩子事物的區別,而是直接告訴孩子這是什么,那是什么。比如帶孩子去菜市場,孩子發現菠菜和蓬篙菜是一樣的,媽媽就會直接說這是菠菜,這是蓬篙菜,而不是鼓勵孩子讓他發現這兩者的不同,菠菜的葉子什么形狀,蓬篙菜的葉子什么手感等。
2、孩子個性比較浮躁,難以安靜
有些孩子想象力豐富,總是在一邊讀題目的時候,一邊想象,把很多題目想象成了自己希望的樣子,這種情況下的孩子,不僅馬虎,做題的時候也有不認真的表現。
3、沒有弄清楚概念的含義
比如學習數學的時候,很多三年級孩子分不清小括號和中括號的區別,底和高的區別,長和周長的區別。就是因為對概念有混淆,所以做數學的時候很容易粗心,把周長算成了長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