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成長是離不開家長的陪伴的,但很多的家長都不能做到陪孩子玩,也就會導(dǎo)致孩子缺失家長的陪伴。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就不要再一直忙著自己的工作,也是需要對孩子繼續(xù)關(guān)注的,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玩,及時參與孩子的成長。
家長不陪孩子玩會造成什么后果
1、孩子缺乏安全感
追根究底,家長不陪孩子玩最立即毀壞的,是孩子的歸屬感。父母的避開、關(guān)懷的缺少立即讓孩子下結(jié)論:“我不是深愛的、我是不值愛的。”
因此,要想“賠償”孩子的歸屬感,父母是不二候選人。歸屬感不太好的孩子,更非常容易造成不自信、自棄的心理狀態(tài)。無形之中,暴力傾向個人行為的種籽就埋進了留守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
2、孩子不愛說話
父母常常不可以陪在孩子身旁,也不陪孩子玩,那么時間一長,孩子便會越來越內(nèi)向,欠缺滿足感。若是對家人的了解不深入,不太喜愛和父母溝通交流,親子中間的情感也就生疏了。
3、孩子變得極其敏感
環(huán)境對于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這是我們都明白的一種環(huán)境影響的特質(zhì)。只是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卻從來沒有清楚的分析過這種影響對于孩子的傷害,甚至認為只要自己再次出現(xiàn)陪孩子玩,也就會緩解孩子內(nèi)心的不滿。
事實的情況并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樂觀,從小就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孩子脫離了父母的懷抱,他們在未來生活過程之中可能就會變得極其悲傷。
家長陪孩子的時候應(yīng)注意什么
第一,不必過早地讓孩子分床睡覺或獨立生活。如果孩子過早地展開獨立的生活,他可能因為沒有享受足夠多的依戀情感而變得焦慮、冷漠,這也是因為家長不陪孩子玩的緣故。某些孩子之所以在青少年階段依然保持“抱著布娃娃”睡覺的習(xí)慣,可能與小時候沒有從父母那里享受足夠的擁抱、愛撫有關(guān)。
第二,不可過早地讓孩子學(xué)習(xí)書本知識或過理性的生活。如果孩子過早地學(xué)習(xí)書本知識或過理性生活,那么,孩子長大之后,很可能變得孤僻、冷漠。
第三,父母最好親自陪伴孩子,沒有人能代替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自己的孩子自己帶,不要把3歲之前的孩子交給保姆或遠方的爺爺奶奶。培養(yǎng)情感的最好途徑是和孩子一起吃飯、睡覺、說話、游戲、游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