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學生在成長的途中也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比如偷拿別人東西。家長這時候要做到就是對孩子進行教導,但千萬不要給孩子貼標簽,不然就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心理進行分析,然后再找到解決辦法。
小學生偷拿別人東西怎么教育
首先,家長千萬不要審問孩子
當父母發現自家的小學生有了新玩具時,一定要放平心態,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一上來就直接審問孩子。因為這樣就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逼著孩子去說謊。父母應該心平氣和地鼓勵孩子說出事情的真相,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是因為特別喜歡這個玩具,之前要求父母給他買,而父母沒有滿足他,導致他去偷拿別人的來玩的話。那么父母也要反思一下,是否自己具備滿足他的要求的經濟條件。如果具備,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要求或者目標,當孩子完成后,然后再獎勵他一個這樣的玩具。
其次,不要以罰代管,禁止貼標簽
有的父母認為小學生偷拿別人東西是很惡劣的行為,必須讓孩子一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徹底改正以免留下后患,于是用非常嚴厲的方式來懲罰孩子。其實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強烈的管教不但不會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還有可能適得其反。
其實在孩子的概念里,并沒有“偷”的概念,只有喜歡就想要占為己有的想法,所以發現孩子有了這樣的行為導向,父母一定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引導孩子,千萬不要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要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簽。
最后,鼓勵孩子承擔責任
當父母在第一次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把拿了的東西歸還并向別人道歉,如果是貴重的物品,父母也要承擔起賠償的責任,以身作則地讓孩子明白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父母除了讓孩子分清對錯、具備是非觀念外,也要讓孩子看到事情的處理結果。
小學生偷拿別人東西的原因
1、缺乏教育:孩子最初是沒有是非觀念的的,需要家長告知他們拿別人東西是不對的。如果家長發現了孩子偷拿別人東西,卻沒有重視,就可能使得孩子長大偷東西。
2、需求未被滿足:有些家長覺得不能慣著孩子,于是對孩子的需求總是漠視,孩子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去滿足需求,慢慢就形成了偷東西的行為
3、受到旁人影響:孩子有很強的模仿意愿,當他們發現有伙伴在偷東西,他們就很可能跟隨做出這樣的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