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少家長,會為孩子已經成為一名初中生了,而感到驕傲,說明孩子也慢慢長大了。但是孩子成為初中生之后,也會隨之而來產生一些心理問題,首先家長應該放平心態,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同時家長應該積極疏導孩子,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十個典型初中生心理問題
1、自卑心理
初中生自卑心理,是指對自己的品質和能力作出過低的評價,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適當的自卑感可以激發孩子去彌補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過度自卑會導致孩子內向,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部分中學生由于學習成績不好,經常犯錯誤,所以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學校,他們受到的批評多于表揚、指責多于鼓勵、教訓多于引導。于是自認為無藥可救、低人一等,變得心灰意冷、自暴自棄、消極頹廢。形成一種“我不如別人”的典型初中生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所謂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初中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傳統定勢和思維模式,與特定教育情境下所產生的與認知信息相對立的,并與一般常態教育要求相反的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不少中學生由于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往往不能正確對待家長的一片苦心、老師的批評教育。
他們懷疑一切,對正面宣傳的人物進行反面思考,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消極抵抗。
3、嫉妒心理
在中學,一部分孩子漂亮的容貌、優異的學習成績、優越的家庭條件、受到老師的寵愛,常常會引發另一部分孩子出現典型的嫉妒心理。他們越是關心和重視嫉妒對象,越有可能會被絕望與害怕感擊中,從而引發孩子不良情緒的產生。
4、厭學心理
厭學是孩子對學校的生活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持冷漠態度等心理狀態及其在行動中的不良表現方式。他們典型心理問題表現為學習動力不足,感到學習沒勁,喪失上進的信心,學習欲望低下,嚴重的孩子甚至對學習喪失興趣把學習視為苦差事,上課賴得開課本,作業不能獨立完成盼望著早點畢業以求解脫。
5、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是一種很典型的初中生心理問題。它是由擔心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為行為方式,受個體的認知評價、人格因素和其他身心因素制約的考試時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表現為:一聽說要考試就緊張起來,考前睡不好覺,考試時出現情緒緊張心慌意亂,記憶卡殼等現象,某些平時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一到考試就慌了手腳,無法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
6、攀比心理
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家庭條件優越,不管學習成績如何,平時就比吃穿打扮,看誰有錢,整天鋪張浪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甚至有的學生家庭并不富裕,也沾染這樣的壞習氣,過生日請客、送禮品,注交往,整天被處理各種關系糾纏著,導致孩子產生嚴重的攀比心理。
7、自私自利
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嬌慣、自以為是、小皇帝、小公主思想嚴重,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合群,昕不得半點批評,有時家長甚至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吃虧,寧可打壞別人拿錢看傷,自己別吃虧就行,導致孩子出現嚴重的不良行為習慣。
8、敏感心理
初中階段的孩子對外界事物反應敏感,他們十分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做事情的時候也謹小慎微,優柔寡斷,喜歡胡思亂想,對問題的分析推斷不從實際出發,而是靠主觀臆想。一般來說,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膽小怕事,缺少歡樂,學習成績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9、做事急躁
孩子上了中學,逐漸步入青春期。這個時候的孩子都比較爭強好勝,感情也很豐富。但由于孩子的心理還不成熟,情緒波動較大,自制力比較差,遇事不能理智冷靜對待,易產生急躁沖動的毛病。
10、內向心理
在中學教育階段,孩子表現出內向、情緒低沉、少言少語,對學習不感興趣,對活動和一些交際也不感興趣。
之所以這樣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也沒有什么興趣愛好。第二,可能是因為家庭變故的原因,從小缺乏關愛,也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第三,是孩子自身受過嚴重的打擊,或者心理有什么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