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與孩子進行關系協調時,要注意多交流,多肯定,多鼓勵,給予理解、接納、尊重和信任,同時也要持續提高自身素質,更新觀念,正確處理與孩子的關系。
初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如下
1.情緒方面: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過渡期”,情緒不穩定,情感既豐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現為愛哭、愛笑喜怒無常;易急躁、易沖動自我失控;過度焦慮緊張、自私、狹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較差,遇到困難容易灰心喪氣。調查表明:30%的學生有情緒方面的問題。
2.行為方面:一方面世界觀還不夠成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行為能力等;另一方面又有強烈的自我體現意識,主要表現為好逞強、好與人爭斗、做事魯莽、不顧后果,逆反心理強烈,對父母或老師有較強的抵觸情緒
3.個性方面:主要表現為任性,自尊心、好奇心特別強,過高估計自己,以自我為中心,看問題片面,總把錯誤歸于別人,愛嫉妒他人。
4.異性交往方面:中學階段是人生觀確立的重要時期,學會和異性交往,在交往中認識異性,是中學生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學生逐漸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環節。
面對這些問題,家長該如何疏導呢?
1、以疏為主。給孩子以獨產的空間,不要管得太死,不要總是說理。
2、以引配之。如治水一樣,以引為主,不要堵,越堵會越糟的。垍頭條萊
3、以導助之。道理還是要講的,只不過讓防子明白了就行,有時做個提示,孩子知道就好。
4、和孩子交朋友。甚至一塊兒八卦同學,八卦社會上的事,甚至一塊做些小“壞事”。
此外也要做到以下幾點:
【多表揚,少批評】
人人都喜歡被認同,被表揚。初中生雖然表面上對于教師和家長的表揚稱贊滿不在乎,但是內心還是很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同和贊許。所以,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盡可能多表揚孩子,少批評他們。讓初中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陪伴和愛】
初中生正處在渴望獨立和迷茫中,一心想著成為小小的大人,另一方面又擺脫不了各種束縛。這時候教師和家長既要給他們適度地空間,同時也需要深切的關愛和陪伴。陪伴和愛,是初中生健康成長的關鍵。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