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教育工作中,可能大部分家長局的最難的,估計就是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我們可能經常聽到孩子對我們說:“咱們之間有代溝,你根本就不理解我,我和你無法溝通。”其實產生這樣的想法就意味著,孩子已經對我們父母沒有了信任。那么孩子不信任父母的心理根源是什么呢?
不信任父母的心理根源
孩子對父母產生不信任的心理根源,可能就在于家長的教育方式,存在“哄騙式”教育。所謂的哄騙教育就是父母為了讓孩子立馬聽話,就會對孩子撒謊,或者是許下一個“空頭承諾”,讓孩子立馬聽從指令的教育。
這樣的教育方式在很多家庭都是很常見的,有些父母天天都在用。因為這樣的方法既不花時間,而且效果立竿見影,所以幾乎所有孩子都接受過哄騙教育。但是哄騙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當然也是負面的。所以,家長要想孩子對自己產生信任感,就停止采用這樣的教育方式。
如何得到孩子的信任
1、尊重孩子
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既要對他們有嚴格的要求,又要做到理解、尊重、信任孩子。平時除了關心孩子的生活外,家長還要多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要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不要總把他們當成小孩子對待了,任何事情不征求他們的意見,就都是由家長決定及包辦代替。
學習上也要尊重孩子,不要將自己的愛好和愿望強到女孩子身上。他們只有從父母那里得到愛、尊重和理解,才會同樣去尊敬理解父母。家長只有走進了孩子的心里,才能夠真正的領會到孩子的真實想法,才不會用成人的思維定勢去誤解孩子。
2、家長言行要一致
作為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守信的榜樣。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曾子殺豬的故事就是典范。曾子的妻子要出門,孩子非要跟去不可,曾子妻就哄孩子說:如果你留在家里的話,回來就殺小豬給你吃。
曾子知道后,果真把小豬殺了,很嚴肅地對妻子說:“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守信,說到做到,這樣父母的話孩子才會信任。”
3、保持和諧的家庭關系
父母之間和諧的關系會使孩子產生幸福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家庭很有家的感覺,很溫暖,這樣就會讓孩子對家長有足夠的信任,同時還能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因為幸福的家庭交流都是很流暢、很自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