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課堂是孩子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在課上老師會給孩子們講解知識的重點,解答疑惑,因此抓緊課堂時間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一年級的孩子往往比較的貪玩,也沒有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很容易出現上課發呆的行為,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原因會造成這種情況呢?家長又該做些什么?
一年級學生上課發呆是怎么回事
上課發呆和孩子的精神因素和睡眠質量有一定的關系,很多小孩子平時比較好動,比如說經常性的去跑步等等,那么精神狀態不佳也同樣會造成上課發呆,家長應該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可以促進孩子的記憶力,能夠增強孩子的大腦發育。
孩子學習壓力過大,不良情緒等都會影響孩子上課注意力的集中。這可能是由于對自己的學習內心有著過高的心理期望。但因為現實原因,讓孩子一直得不到有效地化解,就內心容易產生較強的緊張情緒,使孩子在上課時容易產生走神、發呆的情況。
孩子該做的父母都已經安排好了,孩子只要照做只要聽話就行了。久而久之,孩子就變得懦弱、缺乏勇氣、磨滅了積極的進取心和創造力,由于缺少了實踐,好奇心和興趣就難以培養出來,孩子對學習也容易失去興趣,變得很被動。
一年級學生上課發呆怎么辦
1、在孩子面前,父母要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問題要“平和”地解決,或者避開孩子。因為孩子小,不能完全理解大人的想法,容易影響注意力。家長真的控制不住,以后也要向孩子解釋,讓孩子明白,父母永遠愛你。
2、一年級的孩子較想聽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就是孩子前進的動力。如在家可以設置一個紅花臺,根據孩子每天的表現,如果完成的好,可以給孩子貼小紅花表示獎勵。在每周結束之后進行一次大的總結,拿到多小小紅花之后,可以給孩子進行一次獎勵。
3、中午一定要睡午覺,哪怕是小憩十分鐘也行。只有讓自己完全放松下來,小睡一會兒,在下午的學習時自己才能保證不走神。晚上不要熬夜太久,到了休息時間就睡覺,只有自己精力飽滿了第二天的學習才能得到保障。
4、教導孩子早睡早起、自我減壓。家長應該教導孩子盡量利用白天時間學習,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而不要熬夜貪黑。良好的作息能幫助孩子保存體力,擁有更充沛的精神,而不是整天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