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學生在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能力,至于理解上的能力能夠得到提高,那孩子的成績也就能得到穩步上升。家長就可以找到老師進行溝通,詢問老師提高其理解能力的解決辦法,這樣做才是對孩子有較大幫助的。
二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差怎么辦
首先,讓其多了解生活中常識類知識
就拿語文來說,孩子在二年級的學習依然集中在對動物、植物等大自然的認知,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的初步感受,以及對寓言、童話中的故事蘊含的簡單道理的感知等,而對這些知識的感知離不開對生活的體驗和感知。
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自己的心情,讓孩子了解并善于像大人一樣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愛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孩子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能力,才能避免其理解能力差的體現。其實對生活的體驗還直接影響孩子的寫作,看圖寫話中的語言表達最根本的源自對生活中的聯想和想象。
其次,讓學生多多進行閱讀
有經驗的家長也能知道,愛讀書的學生因為知識面廣,懂得東西多,從而更容易理解所學的知識,感情更豐富,聯想、想象能力,平面及空間建構的能力更強,因此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都更有利于理解。二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已然可以讀大量的繪本和少兒讀物了。因此這個時候,閱讀一定要跟上,要注意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
最后,提高學生的聽課能力
就語文而言,老師講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特別是一些專業性較高的題型,例如什么是段落、什么是修辭,標點符號怎么點,怎么占格,看圖說話怎樣按順序來寫等等,不會聽課的孩子終將使荒廢學業,也是他們理解能力差的體現。
二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差的原因
1、沒養成好的學習以及生活習慣
在孩子剛剛步入小學的時候,會對一切知識都充滿好奇,求知欲也是最旺盛的時候。這也正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父母除了幫孩子把知識學會之外,還要培養他們好的日常習慣。
家長若能抓住時機培養孩子好的生活以及學習習慣,那孩子的未來學習生活將會越過越輕松,到了中高年級,家長也能越來越省心。
2、“減負”讓很多家長大意了
不少家長都誤解了“減負”,對孩子開始非常“放縱”,甚至很多時候都不聞不問,認為孩子到了高年級自然就能好好學習了,殊不知正是這個階段讓孩子丟失了大量的學習機會,也是致使孩子在二年級理解能力差的原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