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應該怎么教育才好,一直是家長乃至社會都很關注的話題。這是因為還有許多家庭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從而通過打罵等家庭暴力的方式,去約束孩子。這會給孩子造成不小的心理影響,性格也會有所缺陷。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1、產生自卑的心理
如果孩子經常遭受家庭暴力,就會很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在這之后父母不僅不會認錯,還會讓孩子認錯,所以他從心底就會產生一種排斥的心理。
因為每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強的,如果一直經受長時間的家庭暴力的話,他的自尊心就會一點一點的被磨滅,致使產生自卑的性格。
2、變得懦弱
在父母打孩子的時候,他的內心一般都是非常害怕的,這樣就容易產生一種懦弱的性格。有時候父母讓他做點什么事情,他就會由于害怕,而什么都答應,也不會考慮對與錯。這種唯命是從的行為,就會讓孩子在以后的成長中伴有一種懦弱的性格。
3、越來越固執
身處在家庭暴力環境中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叛逆。所以他就會經常離家出走,并且經常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與家長對抗,這就是固執的性格。
因為這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是性格非常扭曲的,這種性格就會帶到他以后的人生當中,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
4、有暴力傾向
孩子很容易也會有這種暴力傾向,一開始會表現為在學校跟同學發生打架斗毆,但是他們并不覺得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因為他們的父母就有這種行為,對于這種孩子來說,以后步入社會是非常危險的。
父母怎么管教孩子
1、讓孩子獨立完成任務
家長要培養孩子自我約束的能力、自制能力非常重要,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努力,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要拖到明天。
如果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就能總是對新知識感興趣,可以使學習勁頭十足。,同時,從小培養他在生活、學習上的獨立性,例如自己洗澡、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自己早起早睡等。
2、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立刻數落孩子,而是先控制住自己的怒火,讓自己平靜下來。家長要記得,只有平靜下來的自己才能最理智的思考問題,用最適當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