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很多家長的教育工作中,都會遇到多多少少的麻煩,因為孩子時期是他們最淘氣的階段,家長難免會被他們氣到。對于孩子來說,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或宣泄自己情緒,所以會有不少家長遇到孩子太叛逆故意氣人的情況。那么孩子故意氣媽媽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故意氣媽媽是怎么回事
孩子在不斷成長,他們的自我意識也在快速發展,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和父母有不一樣的想法時,就會想法設法的讓父母看到自己的想法。
所以,當媽媽告訴他們晚上必須刷牙才能睡覺時,就會有些孩子偏偏就不刷;媽媽告訴他們不能離電視太近,對眼睛不好,可他們偏偏就要湊在屏幕上看。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內心得到了一種掌控感和滿足感。而且大多時候這種叛逆的行為,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很嚴重的后果,因此孩子也會有一種僥幸心理:原來爸爸媽媽說的話也不過如此,我不照做又不會有什么損失。這時的孩子,雖然想得到關注,但并不想激怒父母。
在這種家庭環境中的孩子最容易出現這種故意氣媽媽的現象:父母不善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與情感;生活發生巨變,父母太過忙碌,導致之前放在孩子身上的關注暫時性轉移到了別的地方;家中有兩個孩子,父母總是在不經意間關注某一個而忽視另一個;孩子有過激怒父母獲得強烈關注的成功體驗。
其實客觀上來說,并不是孩子越長大越不乖了,而是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而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都說孩子越大,越要給他獨立的空間發展,但這并不代表愛要縮水,孩子越長大,父母陪伴他們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 因此,當你抱怨孩子叛逆時,也請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
孩子故意氣媽媽該怎么辦
1、安撫式的批評。比如在孩子搗亂時,如果家長能夠用溫和的語氣和孩子溝通,引導他自己說出錯誤在哪,這樣安撫式的批評更能讓他接受,并引導孩子自己說出怎么做才是正確的。這樣做比嚴厲地責罵孩子“不要鬧了”更能讓他耐心接受。
2、多關注孩子的行為。父母可以從小事做起,多關注孩子的行為和需求,例如:孩子按時吃飯按時睡覺,父母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孩子的任何需求可能都要先遵循父母的意見,這時父母就要正面回答,如果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也要及時給孩子做出合理的解釋。
3、給孩子更多的陪伴。當父母能夠給到孩子足夠的陪伴和關愛時,孩子就會在無形當中有一種被接納的感覺,這能夠讓孩子變得更積極更樂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