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告訴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習成績事半功倍,學習成績提高了,自然覺得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慢慢的也就喜歡學習了,并用主動學習,最終消除厭學的情緒。
高中生厭學怎么辦
1、首先,從父母找原因。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其余的什么都不關注,給孩子造成的都是壓力,而不是動力。因此,我們父母要了解到這些情況,在平時孩子在學校的壓力就很大,我們要給孩子多鼓勵,不要用成績去論斷孩子的一切。
2、不要盲目攀比。現在的家長喜歡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別人的孩子都是好的,讓自己的孩子學習,這樣其實很讓孩子沒有面子,高中生了,也有自己的面子了,因此不樂意家長再這么說,因此我們不要總是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3、要正確的認識自我。厭學了,或者不想學習了,不可能是口頭簡單的一句話,肯定有某種原因導致了我們的厭學情緒,不想學習,感覺學習太累,而且還不知道要干什么,再加上自己的學習成績以及身邊人對于我們的態度,都會使我們產生厭學的情緒,這是我們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要學會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如果自己實在是成績很差,就告訴自己不在于能不能學好,而在于自己能不能真真切切的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
4、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有時候,我們明明很努力,但是就是不出成績,也許我們每天花費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但是結果卻總是差強人意,如果我們是因為這個而產生了厭學的話,我們就要盡快改變自己的學習思路,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給自己一個指導,不要一個人這樣埋頭苦干。
高中生厭學情緒解決的方法
首先,從學生自身來看,對于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自同學、家長、老師等外圍環境的巨大思想壓力和精神負擔使他們難以承受,久而久之便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多數學生家長要求過嚴,孩子在機構要完成過重的學習任務,在家里也的不到輕松,成績稍差還會受到家長指責。
這種氛圍壓得孩子喘不過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厭學情緒便會油然而生。通常認為的學業成績差并不是導致厭學的主要原因,因為學習不僅僅是文化課的學習,還有體育、美術、自然等相對有趣的部分,因此厭學最可能是挫折、壓力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其次,從家庭因素來看。
不良的家庭文化環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強的初中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到侵蝕。有的家長在教育子女上,簡單粗暴多,放任自流多。有的家長認為,送孩子上學是義務教育的規定,孩子學差學好全靠機構;有的學生父母,常常打架吵嘴,甚至草率離異,在孩子的心靈上投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使他們無心學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