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也變得越來越“懶”了,家長想讓其幫助做個家務都使喚不動,這對孩子以后獨立生活也是不好的。而不愿意去做家務的孩子,甚至還會有不懂感恩的可能性,還是需要家長給予正確的引導的,那么當孩子不做家務家長怎么處理呢?
孩子不做家務家長怎么處理
1、父母心中要有一個正確定位
我們常常會說,父母的三觀正,孩子的三觀才會正。比如爸爸覺得,家務就一定是女孩做的,所以自己的孩子是個兒子,根本沒有必要教孩子做家務,將來反正是會把女孩子能不能做家務,是否勤快作為衡量的孩子擇友的標準等。
孩子會不會做家務,這是孩子是否獨立的重要考核標準。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都應該在心中有一個正確的定位,應該把這件事情重視起來,而不是讓孩子主攻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不做家務這件重要事情。
2、以身作則,家庭分工
比方說,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客廳跟餐廳由媽媽來負責,那么爸爸媽媽的房間跟書房爸爸負責,你的小房間里自己來負責,我們要經常保持房間的整潔;比方說,哪里有紙屑你就要去撿起來,哪里臟了你看到了,你要用抹布去擦一擦,我們一家子互相檢查跟監督。
這樣就會給孩子一種主權,以及給孩子一種主人公的感覺。孩子會覺得自己跟爸爸,媽媽是平等的,而且做家務這件事情不是爸爸媽媽強加給他的,只要是家庭的一份子,就需要參與其中。
3、培訓時間,讓孩子學習新技能
孩子都有想或不想做家務的時候,但是孩子想做的不一定適合他,如果孩子想做的工作太難,他做不好,反而會影響孩子的積極性。我們根據孩子的愛好和特點來給他定制任務,比如孩子喜歡能發聲的物體,可以讓孩子用吸塵器吸地;如果孩子喜歡漂亮的事物,可以讓孩子幫忙布置餐桌,或者是修剪鮮花。
一旦孩子學會了基本的技能,就讓他試著承擔一些責任,并幫孩子尋找新的學習機會,讓孩子逐漸掌握更復雜的技能。
4、做好榜樣
父母一定要為小孩起到一個表率的作用,如果父母都不做家務,對家務活表現出反感,那這樣影響下的小孩肯定也會抵觸并且不做家務,因為這種消極情緒會傳遞給小孩。
所以,要多分享積極向上的情緒,尤其是對于大部分愛偷懶、看電視或去玩樂的父親們來說,這種行為要及時改正,為孩子做出正確的表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