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會發現孩子有時候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不敢上前,在遇到熟悉的人時不敢上前打招呼,其實這都是孩子內向自卑的表現,自卑會讓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沒有底氣,不敢表達自己,那么孩子為什么自卑呢?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該怎么做呢?
孩子為什么自卑
1、經常的指責、否定孩子
很多父母都喜歡“批評式教育”,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事情都習慣用教育的口吻對孩子說,其實孩子內心極度渴望被父母肯定、贊賞,如果父母能夸獎孩子幾句,孩子會比得到任何獎品都要開心,而且也更有前進的動力。但我們父母總喜歡將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別的孩子的長處相比,本意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但殊不知,這很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變得自卑膽小。
2、家長的過度保護
家長過多的溺愛和嬌慣孩子,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養成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孩子依賴性增強,缺乏了鍛煉的機會,當離開父母過集體生活時就會因為掌握的技巧太少,事事落后于其他孩子而導致缺乏自信。
3、家長對孩子的高標準要求
每一位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為此他們對孩子進行高標準嚴格的要求,特別是在學習上,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還會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一旦孩子考不好,父母就會責怪孩子,長此以往下去,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自卑心理。
孩子自卑怎么教育
1、不能總是指責孩子
孩子處于會犯錯、容易做錯事的年齡,這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難避免的,有些父母急性子,或是完美主義者,對孩子的教養沒有耐心,無論是遇到大事小事,處理的方式直接指責孩子的過錯。
在孩子弱小的心靈里,會讓孩子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敢說話,封閉內心世界,因此面對孩子的教育,父母應更多的耐性悉心教導,平心靜氣地跟孩子講道理。
2、用適當的方式溝通
家庭教育中,家長總是以命令的方式育兒,這就導致了孩子做事總怕犯錯,畏手畏腳。如果孩子犯錯,一定要用溫和的語氣分析為什么犯錯,用良好的方式溝通。
3、營造家庭和睦的歡樂氛圍
一個家庭是否幸福,對于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經常吵架的父母,帶給孩子心靈上的傷害是很大的。現在生活壓力都很大,難免會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到家里,一言不合就吵架,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吵。孩子就會害怕,就會陷入恐慌,從而變得內向,不敢與人交流。所以,有什么問題父母要好好溝通,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大肆爭吵。有什么問題可以到外面解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