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上學的過程中,我們作為家長肯定是少不了與老師進行溝通的,尤其是跟班主任更要多多交流,才能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才能協助老師共同教育好孩子,那么跟孩子班主任溝通技巧有什么呢?
跟孩子班主任溝通技巧
1、保持平等、尊重、友好的態度
在學校里我們有時會看到一些家長碰到老師后就說,孩子留在學校就是老師們的責任了,當孩子們一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會指責老師教導不嚴,說老師的不是等。
其實孩子犯錯家長的責任也是很大的,家長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要對老師尊重,畢竟孩子受父母的影響是很大的,不要不講理的批評指責他人。
2、禮貌詢問老師
我們在與班主任進行溝通的時候就要做到,禮貌地詢問孩子在學校的行為習慣和個人品行方面是否存在什么問題?得到老師的回答以后,我們不是致歉,解釋,反駁,更需要咨詢老師解決的辦法,并表態積極配合。
3、扮演師生間的溝通者角色
家長要認真扮演孩子與老師間的溝通者角色。發現問題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形成合力,不可將問題放著不解決。面談是最好的溝通方式,通過與老師零距離的溝通,讓老師深入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而家長也應從老師口中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這樣雙方更容易達成共識。
4、避免一切忌諱的話語
家長在與班主任溝通的過程中,應該避免說一些忌諱的話語,比如:老師,我就把孩子交給你了,該罵就罵,該打就打。雖然家長可能是出于好心,表達自己對老師的信任,但是這句話卻特別容易引起老師的反感,這會讓老師覺得你在推卸責任,而且也會給老師很大的壓力。
5、打電話溝通注意次數
若想了解孩子近況,打電話次數不宜過于頻繁,詢問時就類似:您好,麻煩您,費心了,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嗎?也能體會到您的辛苦等等類似的話多說也沒壞處,即使老師還沒注意到孩子,也會因為你的這段話注意的。
6、注意老師的休息時間
老師也是有上下班時間的,并不是24小時都待命為我們處理問題,因此如果并非緊急的事情,我們還是需要注意避免不要在平時休息的時間去找老師溝通。一方面會打擾到老師的休息,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老師當天的休息質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