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十六歲階段的孩子大部分都已經讀高中了,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學習上的壓力就已經是非常的大了,但是如果孩子自身不能及時的排解自己的壓力,就很容易產生厭學壓力,那么十六歲孩子不想讀書怎么辦呢?
十六歲孩子不想讀書怎么辦
1、控制好情緒
家長知道孩子厭學之后先不要著急打罵孩子,用言語去跟孩子進行溝通,找出孩子的厭學的原因,對癥下藥才是真正能解決問題的辦法。言語上的溝通是比行為上的溝通效果要更好的。學會與孩子談談心,試著去理解他們心情,然后再進行疏導,千萬別因為這種事情就去打罵孩子,那只會適得其反。
2、和孩子溝通
如果發現16歲的孩子有了厭學的心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在生活當中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16歲的孩子都有叛逆的心理,家長一定要跟孩子及時溝通,才能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習慣。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意見,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樣孩子才不會跟父母對著干,才不會出現厭學的行為。
3、尊重孩子
讓她將所想的,知道的緣由慢慢傾訴,干萬別強制打斷和阻止。即使有錯,后用你的所學和經歷來溝通、探討,不會導致你們間的予盾沖突。如果孩子沒有反應,可通過其他方式引起他的注意。
4、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考試觀
對于十六歲孩子不想讀書,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學習成績只是體現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而已,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不能以學習成績來斷定一個人的能力,并且考試并不是惟一價值體現,要掌握知識和本領,并不一定要從大學里才能學到。
5、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要合理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對子女期望過高是一個普遍現象。脫離子女實際、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長期望,使孩子在超負荷的狀態下產生對學習的厭倦心理。作為家長應該面對現實,合理調整自己對子女的期望值,這樣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長。
6、不要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
父母要給孩子樹立責任意識,不能讓孩子以為世界以自己為中心。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形成獨立意識和自我人格,很容易過度關注自己,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也對孩子過度的關注,而沒有教給孩子邊界感、責任感,和對于社會的正確的認知,那么孩子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緒的漩渦,變得自私自利,不會尊重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