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常說“謙虛使人進步”孩子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意見其實就是孩子不夠挺謙虛的表現,這樣不僅不利于孩子進步,并且孩子也不會給人留下特別好的印象,所以孩子有這樣的問題家長一定要盡早引導孩子改正。孩子不愿意接受別人意見怎么辦才會更好呢?
孩子不愿意接受別人意見怎么辦
1、平時在家表揚和批評要均衡
有的家庭中,孩子是所有家人手心里的寶,往往集所有贊美于一身,聽不到批評。尤其是老人,不管孩子做得是好是壞,都表現得十分寬容。家長要改變教育方法,適度表揚,對孩子的錯誤及時指出,讓孩子建立適度的自信心。
2、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家長還可以通過一些換位思考的小游戲,來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這樣能夠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也更能夠理解家長批評的用意。
比如可以互換角色,讓孩子去扮演父母,由家長來扮演孩子。家長可以善意的去模仿孩子平時的行為,去有意的制造一些難題,讓孩子通過角色的換位思考來意識到自己平時的行為不當。
3、父母要謹防欣賞孩子的“狡辯”
遇到孩子找理由,有的父母會跟孩子說:“吆,你還挺有主意的!”有時父母會假裝生氣,對孩子說“不許狡辯”,但是孩子能夠讀懂父母內心對自己潛在的欣賞。
這種欣賞比直接明了的表揚更讓孩子有快感,于是孩子就覺得我反駁父母的建議,就能獲得他們的好感。孩子不聽取父母建議,就這樣悄然形成了習慣。
4、面對孩子這樣的問題家長一定要學會耐心
不管是批評也好,建議也罷,這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千萬不能太著急,一定要給孩子緩沖的時間,要讓孩子慢慢的進步。
從零到一的過程畢竟是艱辛的,有了耐心做加持后,進展才能夠更順遂、更美好一些,家長一味的著急,也只不過是徒增傷悲罷了。
5、日常給孩子意見的時候要就事論事,有理有據
家長在面對孩子不愿意接受別人意見時,要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自己會被批評,而不是嘮嘮叨叨半天卻讓孩子不知所以然。只有擺事實講道理,孩子才能夠接受父母的批評,從心底認可父母的批評,而不是覺得父母在把他們的意識強加在自己身上。
當然更重要的是不要翻舊賬,說什么事就是什么事,不要把孩子之前的行為舊事重提。有時批評的恰到好處,點到為止,反而能夠讓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知道今后應該如何去改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