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大人都是很難遠離手機的,更不要提孩子了,但是我們有足夠的自控能力不會對手機上癮,而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很容易對手機產生依賴。同時有的家長不及時引導,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的看手機,嚴重影響了學習。
孩子手機上癮的表現
1、厭學情緒突出:拒絕上學,沉迷于手機中的虛擬世界,不愿上學,當孩子進入學校后,會因為內心對手機的惦念而在學習新事物的過程無法集中注意力,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刻想著玩手機,稍微學習一會兒就會出現疲乏感。
2、睡眠不足:晚上不睡覺,抱著手機玩到凌晨一兩點,造成睡眠不足,影響第二天的生活安排。
3、容易沖動、控制力差:手機上癮會更容易伴隨沖動情緒、行為,控制力也會降低,不利于孩子學習、生活中對自己的規則意識的約束。喜歡發脾氣,易怒易沖動。
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很喜歡做一些煩擾大人的事情,大人越厭煩他就越起勁,并且,這些孩子稍微不如意,就會出現情緒激動的表現,他們喜歡爭強好勝,經常惹事。這是因為他們意志力太弱,嚴重缺乏自制力,所以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任何不滿就要發泄出來。
4、不愛思考:在手機中,一旦孩子付出較低的成本就能獲得滿足,他就會習慣簡單直白的去互動,就沒有精力去進行深度思考。因此孩子的思維得不到鍛煉,在學習中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成績下滑嚴重。
5、手機不離手:基本上走路吃飯都是機不離手,或常常坐在某一個地方不換位置,整天低著頭,坐姿不端正等都是孩子玩手機上癮的表現。
孩子手機上癮怎么解決
1、玩手機需要制定規則
讓孩子徹底不接觸手機是一個不現實的事情,但是長時間讓孩子玩手機對孩子又會造成很多的不良影響。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制定規則,家長和孩子之間可以有一個協議,什么時候玩?玩多長時間?玩什么內容?這些都要和孩子提前說好,并且必須遵守。
同時對孩子玩手機的內容也需要家長們注意篩選,一定要保證孩子看手機的內容是健康的,符合年齡的。
2、鼓勵孩子外出與同學、朋友交往
對于手機上癮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情商,提高他的人際交往能力,還能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在與其他孩子的交流中傾訴自己的煩惱,化解心理的危機。當然,孩子在與同學、朋友交往的過程中獲得了友誼和快樂,當然就不會沉迷于手機這個虛幻的世界中去了。
3、讓孩子適度使用手機
在這個手機高度普及的時代,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機也不現實。家長可以在周末某一個時間段讓孩子正大光明地玩一會兒手機,同時引導孩子辨別網上內容的優劣和真偽,避免孩子因網絡上不好的內容而受害或者上當。
4、每天多看到孩子的優點
遇到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以溫柔的態度去給孩子提出改正意見,或者跟孩子一起去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懷,讓孩子心理上得到滿足,孩子自然就不會沉浸在手機中不能自拔了。
5、讓孩子感受到跟家人相處才是最快樂的事情
手機能帶給孩子的愉悅,一定是暫時的,只有家人活生生的陪伴,對于孩子來說才是最美好,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才是最有幫助的。因此,作為父母和家人,我們不妨放下自己的姿態,拋開生活中的不愉快,每天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全身心的去陪伴孩子。
孩子對手機上癮的原因
孩子自身原因。由于網絡、游戲等能使孩子釋放壓力、產生快感,從而導致孩子逃避正常的學習壓力,放棄學習,沉浸在手機網絡或游戲中;有些孩子存在伙伴交往上的困難,也會遠離現實生活中的伙伴,到虛擬世界中尋找伙伴,從而導致孩子更加遠離人際交往。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經常會出現時間上的失控,從而導致孩子長時間玩手機。
缺少親朋好友的陪伴而感到孤獨。大家都住在高樓大廈的商品房里,自然鄰居不多,再加上現在成年人的工作越來越忙碌,就更多沒有什么人可以陪伴孩子了。這種情況下孩子想當然的會因為想要和人溝通、交流而把自己的時間都花在手機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