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16歲以下的孩子都有手機,所以家長在自己家16歲的孩子要求購買手機的時候,家長可以先和孩子來個“約法三章”,還有對孩子提前進行“警示”,讓他能夠預防自己不會沉迷于手機,那么16歲的孩子該不該給買個手機呢?
16歲的孩子該不該給買個手機
16歲的孩子該給買個手機了。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一個手機,在學習方法用得上,但在買手機之前家長就給講手機是拿來查知識的時候和打電話用的,不是拿來你整天去打游的話就不好。還有玩是可以小量的時間去玩,家長給講清楚再買,這樣才會讓他用上正處。
16歲正處于都高中的時候,有很多學習資料要經過網上查詢才可以,如果有手機的話查詢起來會方便很多。還有,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可以使用手機溝通,這樣會方便很多。
16歲的孩子怎么合理玩手機
1、溝通中理解彼此
有效的溝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只有在認知上形成一種共識,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理解他人,需要透過表面行為,看到他人背后的感受、想法與需求。
對于孩子玩手機時,父母可以嘗試溝通做到理解彼此感受,以傾聽的姿態和孩子開展對話,表達自己能理解孩子玩游戲能讓她放松,從中享受成就感,有機會和同伴社交。
向孩子說自己對玩手機的感受:看到孩子玩手機,我產生什么感受?我最擔心的是什么?我對玩手機的看法是什么?當然了,父母的分享也要注意時機,最好是在傾聽完孩子的需求之后再進行溝通。
2、規則與關愛并重
缺乏規則,只有寵溺放縱,會讓孩子容易走向追求低級快樂、即刻快樂,不考慮長遠發展;還有缺乏關愛,只有冰冷戒律,青少年和父母失去情感聯結,心理距離漸行漸遠,同時難以信任他人,缺乏同理心。因此,規則和關愛同等重要。
面對玩手機引發的親子沖突,需要提醒父母的是:一是要堅持清晰的規則和界限,這是“硬”的一面;二是需要傳遞對孩子的尊重和關愛,這是“軟”的一面。
還有就是關于孩子在16歲時期的手機使用,父母坦誠而堅定地表達自己對手機使用的想法,愿意去理解孩子玩手機是有其需求的;愿意想一些方案來滿足孩子對放松、成就感和同伴社交的需求;愿意和孩子平等協商聽聽孩子怎么說。
還有在執行過程中孩子沒有做到時,不批評指責,而是愿意停下來看看哪里出問題等,這都是關愛孩子的體現。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