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老反鎖家長其實是孩子拒絕和家長溝通的明顯表現,也是孩子對家長的態度,這個時候我們作為家長要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教育方式,孩子處于敏感期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實施強硬的態度來解決這件事。那么孩子老反鎖家長如何對待呢?
孩子老反鎖家長如何對待
1、家長要建立平等的親子關系,多與孩子溝通。
人與人之間溝通是最好的交流感情的辦法,想要明白另一個人的想法,溝通是最重要的。現在很多家長也知道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和孩子溝通,不過有時候溝通的結果并不理想。就是因為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并沒有和孩子平等的交流。
試著換一個思考角度,用和朋友一樣的溝通方式與孩子交流,這樣才是有效的溝通。在溝通過程中,一定要表示自己對孩子想法的尊重。不要總是想著用自己的觀念去教育孩子,試著接受一下他的想法。
2、和孩子建立清晰的界限感。
家庭里面的界限是讓每個人保有自己的獨立感,父母該放手時就得放手。許多父母假借愛的名義,強行進入孩子的“房間”,希望孩子打開房門,在自己的“注視下”,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長。
殊不知,越是約束,越是抗拒,孩子老反鎖的情況就越嚴重。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就會反抗家長的介入,變得逆反,會用種種家長難以理解的方式進行反抗。
家長不要剝奪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更要引導孩子建立清晰的界限感,要理解孩子想要獨立空間的愿望,這是必經的過程。
孩子老反鎖家長的原因
1、隱私意識開始逐步建立,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
現實中,大家都不希望別人翻看自己的手機,哪怕是自己的愛人或者長輩,其實里面有什么見不得光的東西嗎?不,絕大多數人是清白之身,他們只是心理上過不去那道坎。
自己的私人物件被隨意查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一種不尊重,大人看來,這是不給面子,孩子看來,這是歧視。
從7歲開始,孩子的隱私意識就開始逐步建立,伴隨而來的,是對于尊重的極度渴望,然而在現實中,孩子很少能在這方面得到滿足,父母說話、做事,完全不考慮對孩子的影響,因此,他們只能通過鎖門這種方式,維護自己最后的一點尊嚴。
2、和父母溝通有障礙,總是說不到一塊去。
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和父母的情感產生一些變化,這是由于父母越來越不懂孩子的世界。孩子每次和父母聊天的時候都以不愉快的結局收場,時間久了,孩子就不喜歡和父母聊天,這是一種割裂的表現。他們用關門的行為避免了與父母相處,有這種心理的孩子一般都容易有叛逆的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