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人無志不立,學無志不成。”立志是孩子成長的動力,也是孩子進步的動力,孩子只有立志才能不隨波逐流,才能堅定自己的目標一直往前進。那么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立志呢?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立志
1、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信心是孩子前進路上的基石,為了避免孩子在遭受打擊后獲得“習得性無助”,我們要挖掘孩子各方面的進步點,把更多的肯定和鼓勵送給孩子,讓他知道雖然路很漫長,但也不斷有鮮花和掌聲,陪他度過寂寞長夜,為他加油,為他助威。
2、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是引導孩子立志的基礎。
在引導孩子讀書成才的過程中,千萬不能讓孩子有被迫的感覺,要處處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性。任何被迫的感覺,都會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造成一種可怕的惡性循環(huán)。
在逆反心理驅(qū)使下,孩子非但沒有恒心和毅力可言,就連眼前的積極性也受到抑制。在商量任何事情,特別是學習方面的事情時,都要盡量引導孩子自己得出結(jié)論,然后讓孩子主動去做。
3、家長要給孩子做個榜樣。
因為家長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也是孩子的老師。你讓孩子早睡早起,你卻玩手機打游戲到深更半夜,早上一看孩子上學快晚了,慌慌張張起來,也顧不得給孩子做早餐,買瓶豆?jié){或牛奶隨便給孩子應付一頓飯。
你讓孩子注意衛(wèi)生,自己邋遢的要命,屋里臟的像狗窩,就像古人所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又怎么讓談孩子立志的行為呢?只有從自身做起,讓孩子從小事做起。養(yǎng)成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就能豎立起遠大的志向,并為志向而努力。
4、家長也可以使用名人警句激勵法引導孩子立志。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問題的認識有一個從感性到理發(fā)的過渡和飛躍。在這個過程中,名人的志向和警句包括普通人成功的志向和他們的話都會引發(fā)孩子的激情,從而幫助他們升華志向,完成他們心理上的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渡。
他們會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警句中得到激勵,從而學習擔當天下大任,他們會從周恩來總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中得到啟迪,從而使前輩人的志向變成自己的志向。
為此,家長在這個階段送給孩子一本名人故事書,或送給他們一些名言警句,這比逼倉儲做一道習題要重要得多。
立志,什么時候都不晚,但還是要盡可能的趁早。如果孩子目前為止還沒有立志那么家長一定要盡可能的引導孩子,讓孩子盡早擁有遠大的志向!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