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沒有偷的概念的,所以在家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有偷拿別人東西的情況下,這時候就要保持冷靜,對孩子再進行教育,還要改正孩子的壞習慣,那么孩子偷拿別人東西怎么教育呢?
孩子偷拿別人東西怎么教育
1、避免錯誤應對
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無論其動機,從行為和結果上來說,都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為。但是對于這種行為,家長需要保持足夠的冷靜,不要頭腦發(fā)熱作出不合適的教育方式來。
比如隨意給孩子冠以“小偷”的名號,這種稱呼會讓孩子感覺人格的侮辱。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只是孩子而已。因此對偷拿他人東西的行為充耳不聞,覺得孩子大了自然會改變,從而造成孩子壞習慣的養(yǎng)成和固定。
2、指出行為錯誤
雖然家長這時候要冷靜應對,但是對于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行為,家長必須要很明確地指出孩子的錯誤指出,要告知孩子這種行為必須要嚴厲禁止。
通過這種非常明確的教育,讓孩子意識到行為的錯誤行,從而有自我改正的意識。當然,批評需要講究一些場合,要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讓孩子產(chǎn)生過多的心理壓力。
3、孩子改正了及時表揚
當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時候,這時要讓孩子體驗到勇敢承認錯誤,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如果孩子承認錯誤了,家長還進行責罵或者打他,那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也給孩子一個錯誤的反饋,承認錯誤會被打。
家長還需要注意的是:切記不要翻舊賬,這會讓孩子感到羞辱,有損自尊心。
4、對孩子進行理解
孩子對于沒有見過的,或者是喜歡的東西,肯定會有十足的興趣。當成人見到心儀的物品時都想買回家,更何況孩子,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應該用什么樣的正確方式得到,是買還是借。
他沒有這個意識,他只知道我喜歡就要拿回來,不管別人是否同意。所以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為,屬于正常的心理范圍,再去對孩子實行教育,并讓孩子知道偷拿別人東西是不好的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