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子偷別人的錢,他們的很多行為習慣和教育問題會隨著年齡慢慢地浮出水面,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還太小什么都不懂,有些問題不是多大的問題,但是小時候的教育對孩子長大后是有很多影響的,所以小孩子偷別人的錢家長一定要及時教育。
小孩子偷別人的錢該如何教育
1、當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家長肯定是要去了解緣由過程的,但是此時很多家長被憤怒沖昏頭腦,對孩子嚴加訓斥,用審問的方式讓他交代事情始末,但是這樣會為他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孩子們因為害怕而被迫說謊或者大哭。
所以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用溫和的語氣詢問,了解孩子真實想法、然后再解決問題或者教育孩子。
2、不管什么時候,強化教育對孩子都是有效果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得到表揚和鼓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可以強化他的某些行為,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所以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當孩子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的時候,家長不要吝嗇對他的表揚,得到表揚的孩子下次還是會繼續類似的行為的。慢慢的就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有些家長將打罵作為常用的教育手段,打完之后就沒有下文了,其實這樣并不能讓孩子真正認識到他們的錯誤行為。
當家長第一次發現孩子偷東西,就必須要求孩子歸還物品并道歉,如果物品已經損壞,孩子也要承擔起賠償責任,讓他們知道自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除了讓他們知道是非對錯之外,還要讓他們清楚事情的后果與處理結果。
4、孩子處于"前道德階段"的特征是以自我為中心傾向,這個階段容易養成壞習慣,而家長從教育孩子的角度出發,可以教會孩子換位思考,這樣孩子才會去關注別人的想法。比如孩子喜歡"偷東西",在他看來,這不是偷而是拿。
這個時候家長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讓孩子感受被偷東西的難受。
比如偷偷把他最喜歡的玩具拿走,問問他的感受,然后讓他知道,他拿別人的東西,別人也是這種感受,進一步教育孩子,拿別人的東西之前先問一下,得到同意再拿。這樣孩子才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跳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