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愛說話其實是孩子性格開朗、活潑的表現,性格外向、開朗的孩子還是非常受人歡迎的,但是如果孩子上課愛說話對于來時來說就不是一個好學生了。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性格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孩子上課愛說話怎么引導這個問題。
孩子上課愛說話怎么引導
1.給孩子布置任務
要求孩子不僅要認真聽,還要求再說一遍。家長不管要求孩子做什么,只要家長講話,就要求孩子一定要放下別的東西,認真聽,聽完后,還要復述一下家長剛才講的事情。經常要求再說一遍,孩子就會注意聽,不僅理解聽話的規矩,更知道如何聽明白大人的說話。
2.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孩子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是比較差的,所以要想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學習,就要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吃好、喝好、穿得適當。學習前不要讓孩子玩新穎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在平靜愉快的心情中學習。
創造一個安寧舒適的環境,孩子的學習環境要簡單、固定,最好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場所。
孩子在學習時,如果大人走來走去,說這講那,甚至聽廣播、看電視,就會嚴重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孩子學習時,家長也最好坐下來,看點書讀點報,或作一些不引起孩子注意的事情。
3.游戲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
在家庭活動中,家長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戲,使孩子在濃厚的興趣中,養成專注的習慣。此外,孩子在玩游戲時常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在其聚精會神時家長切不可隨意打擾、干涉。此時干擾孩子,不僅會使孩子不開心,而且不利于他養成做事專心致志的習慣。
4.讓孩子明白知識的重要性
孩子知道了知識的重要性,就會在心里產生對知識的需求,從而在上課時,不去與同學說些與上課學習內容無關的話。
在對孩子講解知識的重要性時,要列舉近期的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或身邊的某人利用知識改變生活的事例,有利孩子認識到知識的重要并接受。如“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著陸的科學事件。
5.家長可以在家跟孩子好好溝通
采用繪本故事等方式告訴孩子,上課講話是一種不正確的行為。但有些孩子,話到嘴邊就一定要說出來,家長可以先鍛煉孩子的自控力。
6.和老師溝通
有些孩子自控能力是比較差的,但是不適宜通過懲罰的方式糾正。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老師會知道家長的立場。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