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一個大學問,對于成年人來說有時候都是難題,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孩子的榜樣。從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其一不要強制孩子做情感的表達
尊重孩子對他人和環境的感受。比如,不要逼孩子叫“叔叔”和“阿姨”,可以和他討論遇到父母的朋友時要如何打招呼。
有一位媽媽在孩子很小時,就示范他們如何與成年朋友握手,所以他們一見到父母的朋友,就會主動伸出右手,用握手來作為問候的方式。當然,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會聽到很多的贊揚。
而這些來自大人的贊揚,會推動孩子更主動地做一個對他人有禮貌,對自己有節度的人。
其二教會孩子接納并承認自己的壞情緒
憤怒就像一團濃煙,直到打開一扇窗才會慢慢地散開。接納和承認孩子的感受就像那一扇窗,可以幫助孩子把心中的憤怒情緒散去。
但這樣的接納并不意味著我們同意或認可孩子的負面情緒,其實大多數時候,當孩子感覺自己的情緒被理解后,就會自覺地平靜下來,這就為之后的溝通留出了討論的空間。
所以,我們從接納做起,讓孩子明白自己有壞情緒并不可恥,通過練習和管理情緒的工具,壞情緒是可以被控制和管理的。
其三接受孩子的消極情緒
對于孩子的消極情緒,我們不要去否認、壓制、貶低、懷疑,不要說“這有什么可怕的”、“你不應該感到失望”、“你沒有理由生氣”等等,而是要幫助孩子去接受、識別,然后再教給處理辦法。
只有當我們自己接受了孩子的消極情緒,我們才能做到不去否認、壓制、貶低、懷疑他的情緒,并且教給孩子去接受他的情緒。
其四給孩子自己處理消極情緒的機會
如果認識到消極情緒的意義,我們就知道,不必急于讓情緒消失,而是要盡量給孩子機會,讓他感受、識別,同時自己鍛煉著平復下來。他每自己平復一次,他的情緒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鍛煉。
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家長自己能保持中性態度,這會幫助孩子更好地平復情緒。因為有很多情況,孩子是被家長的壞情緒火上澆油,愈演愈烈。
孩子應該掌握的處理消極情緒的方法
宣泄法:比如打沙發打枕頭(當然對于愛打人的小男孩慎用)、撕紙(其實這些宣泄法背后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壞性最小,不影響別人的方式發泄情緒);
傾訴法:找人聊天、寫日記、隨意畫畫;
鎮靜法:數數、深呼吸;
轉移法:看景色、聽歌、運動、做自己的愛好。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