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孩子對父母說話的態度不好,出現不尊重父母的行為,父母決不要姑息孩子,要把一切壞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讓他從現在開始學著對父母客氣,改變對父母說話態度,尊重父母。
孩子對父母說話的態度不好怎么辦
1.要建立合理而正常的家庭關系
父母和孩子之間首先是民主、平等的關系,要使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家庭內部的人際關系必須擺正。
孩子應該明白自己與父母是這樣一種關系:父母是自己的長輩,是家庭生活的主導者。
2.一點一滴培養孩子尊重父母的習慣
父母應當從日常生活細節抓起,讓孩子樹立這樣一種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該為他們多做些事。
要教育孩子把父母的教導落在實處,把父母健康放在心上,不給父母添亂,并把這些要求變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行為。
3.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艱辛
現在不少孩子只關心自己能不能吃好、穿好、玩好,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卻從不關心父母的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來的,自然就也不會設身處地考慮父母的難處。
因此,父母要有意識地提起自己工作上的苦惱和困難,讓孩子知道父母賺錢很辛苦,每天都在為生活而操勞。
這樣,孩子才能體會到父母的養育之恩,從而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4.要有耐心
當孩子失敗時,我們不是無動于衷,也不是嘲笑他。我們很耐心地引導孩子自我調整,努力取得成功。
5.對孩子有大愛
對孩子有大愛,是發自內心的,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愛。很多家長總是對孩子說:“我為你付出那么多,我把你養這么大,我對你盡了多少努力,你要報答我,你要聽我的話,你要好好學習。”
你所有的付出都是有附帶條件的,所以這不叫無私的愛。
6.要有尺度
無論我們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我們都應該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家長真的很不在乎孩子的自尊保護,當著外面很多人的面,就開始罵孩子,打孩子。這是一種嚴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
7.靈活性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有超強的自制力。別說孩子,我們現在也一樣。你的自制力如何?給自己打過分嗎?對于孩子的韌性,我們真的要留一些余地,這種彈性也很重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