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孩子的心理和身體上的變化速度都是非常快的,隨著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也越來越強,他們的情緒表現方式也會發生重大變化,作為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常見的情緒,讀懂孩子情緒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的負面情緒怎么處理
1.讓孩子學會表達負面情緒
當孩子向父母傾訴負面情緒時,家長請給一定的表達空間和時間。只有當孩子的負面情緒可以得到有效的發泄,才能夠實現更好的情緒控制。
同時親子間的信任度、親密度得以建立,父母可以更及時地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為孩子提供幫助。
2.引導孩子正確面對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也是情緒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是很正常的。孩子不必因為有負面情緒而苦惱、恐懼、擔憂。正視負面情緒才有利于孩子正確地應對負面情緒。
3.讓孩子了解和應對負面情緒
對情緒進行梳理,向他人尋求幫助或者是針對多困擾的事情的傾訴這些都是積極的應對方式。這也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以及技巧方法的傳授。
在父母對孩子進行堅強教育時,也要記得孩子的承受能力有限,過重的情緒負擔孩子并不能順利的消化、排解。
孩子的負面情緒有哪些
1、焦慮
在幼兒5個月至1歲期間,就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現象,到了1--2歲則出現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焦 慮”現象,只要一眼看不見父母,就會開始哭鬧,并且感到不安,這都是正常的情緒發展現象。
一般而言,在進入幼兒園1個月后,分離焦慮就會逐漸緩解,如果持 續太久還未見改善,父母就需帶孩子就醫評估。
2、耍賴
畢竟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都愿意得到他人 的關心和注意。不過,如果幼兒長期持續以這種行為來索取他希望獲得的人、事、物,那就有可能是完全不懂如何利用正面方式去達到目的。
3、脾氣暴燥,自卑
脾氣暴燥、精神萎糜不振,脾氣變得內向自卑,或者會有自暴自棄心理。整天無精打采對孩子學習和生活都會產生惡劣的影響。嚴重的話還會誘發悲觀厭世的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